《过时.过节》导演与中大的不解之缘

曾庆宏藉电影带出沟通对家庭的重要性

生于不和家庭的叛逆儿子

电影以八年前充满冲突、最后不欢而散的冬至饭局作为引子,娓娓道出三代同堂的芥蒂和矛盾。今年,一名亲戚从英国回港, 本来四分五裂的家人终于聚首一堂,尝试修补决裂多年的关系。

曾庆宏深信,家庭是一切的根本,塑造下一代的个性和价值观,主宰着社会的未来。

「我的原生家庭纷争不断,父母争吵不休——我从小就不明白为何人要争执,因而很想担当调和的角色;若然协调不成,便会觉得特别失望。」

年纪轻轻便在吵闹声中长大,左右为难的小男孩经历一次次的调和无果后,在岁月里长成反叛的青年,毅然搬离家庭,选择独自生活,「当时,我还未上大学呢。」

「这部电影是不少香港家庭的写照,有些看似荒诞的争执情节,正在很多家庭里真实上演着。电影首映前,观看过的好友纷纷表示从中看到自己或家人的影子。」

曾庆宏希望藉电影带出沟通对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不论你的原生家庭幸福与否,定能在电影中找到勾起共鸣的情景。这不是一个虚构故事,而是所有香港家庭的集体写照。」

影片在2022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世界首映,于11月24日在香港上映。

曾庆宏(前排左三)与制作团队合照(由受访者提供)

电影旅程的展开

访问期间,曾庆宏回顾2009年成功入读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传),可谓纯属意外。「当时我就读中七,被马杰伟教授在中大信息日上的分享深深吸引。我不确定自己的公开考试成绩能否达到新传的入学门坎,因而踏出大胆的一步——去信马教授,请求一个会面机会(当时,新传不设面试遴选)。」

曾庆宏如愿成为中大新传的一分子,享受自由的学术环境。大学三年,他把握所有举办和参与活动的机会,收获无数难得的经验和乐趣。

「我十分珍惜在中大的日子。放映会、电影筹款活动、舞台剧和许多其他机会,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旷阔眼界之余,也能在中大发扬电影文化。除了在本地吸收知识,我也得到往北京实习的机会。」

曾庆宏笑说:「学术以外,我尤其喜欢新亚书院优美的校园环境。」

曾庆宏在新传的日子(由受访者提供)

与母校的不解之缘

曾庆宏也谈及母校在电影制作中担任的重要角色:「从制作到上映,这部电影得以成功,新传学生、校友和教授功不可没。」

2017年,曾庆宏希望参加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可惜当时新传并没有参赛资格。「我不能让这个机会白白溜走。」他说。为了实现梦想,他发起联署并与数百位师生共同争取。最终在冯应谦教授的帮助下,新传在翌年取得报名资格。

《过时.过节》剧本最终获得认可,成为计划的优胜项目之一,也令曾庆宏得到人生中第一份片约。

他续道:「电影制作团队充满新传人的身影。除了监制庄丽真女士,以及联合编剧杨两全先生和吕筱华女士,不少校友也负责导演、写稿、填词和剪接工作。电影某部分更于中大取景,例如位处新亚书院的『云起轩』。」

勿忘初心

「我深信人们总能在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乌托邦。」曾庆宏说。「制作电影就像构建一个理想国度。现实岂能尽如人意?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与社会有所连结、在消沉的日子里坚守信念和兴趣;不要让现实的疮疤限制个人潜能,以创作超越现实,传递信息,感动人心。」

By Gillian Cheng
Photos by Matthew Wu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