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覽第十七期《走進中大》。
剛過去的周日晚上,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六十周年校慶啟動典禮」,正式展開中大鑽禧之年的連串慶祝活動。我相信在現場或線上參與的大學成員及來賓都和我一樣,度過了非常難忘而感動的晚上。璀璨奪目又別具意義的燈光藝術投影、充滿中大特色而創新的無人機匯演、以及連串精彩的學生文藝表演,都充分展現中大「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精神。
我謹向所有參與其中的中大員生、校友、合作夥伴和各方好友獻上由衷謝意,大家的鼎力支持令典禮圓滿舉行。社會各界多年來與中大並肩同行,讓我們在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力臻卓越。非常感謝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 GBS, IDSM, JP、教育局局長蔡玉蓮博士, JP 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 JP在百忙之中出席典禮。各方友好對中大堅定不移的支持,對大學而言確實是最有意義的生日禮物。
隨著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率領三十多位同事,專程來港參與典禮,共賀盛事。中大一直致力拓展內地聯繫,並將與迎來十周年校慶的中大(深圳)進一步加強協同發展,繼續發揮教研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發展貢獻力量。我十分期待能夠親自前往內地與各夥伴共建合作,進一步擴闊中大在內地的發展網絡。
同譜新篇
正如我在典禮上所言,我們的創校先賢出於對中華文化的熱忱,以及對社會及國家的濃厚情懷,矢志成立一所以宏揚中國文化,貫通中西學術,服務社會和全人教育為使命的高等學府。自創校以來,校訓「博文約禮」引領著我們透過提供優質教育,培育才德兼備、富責任感的良好公民,帶領大學為社會創造價值,任重志遠。中大堅持朝着創校願景精益求精,與時並進,從一所教學主導的傳統院校,發展成為廣泛推動研究和創造知識的綜合大學。今天中大的教研成就已可媲美全球頂尖院校,逾26萬校友遍及世界各地,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
鑽禧校慶是讓我們回顧過去,同心展望未來的重大契機。能夠於這個重要時刻帶領大學實現「力臻卓越,任重志遠」的願景,我實在與有榮焉。
中大矢志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我們積極與內地及全球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據點,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及創業的穩固基礎上,貢獻香港及國家發展。我們亦會繼續推動優質教育,培育公民意識,致力加強國民教育,並以推動地球可持續發展為己任,造福全球人類。
校慶活動歷時長達一年半,由現在起至2023至24學年結束為止。我謹向六十周年校慶督導委員會主席殷巧兒校友表達由衷感謝,她多年來心繫母校發展,更肩負起統籌鑽禧校慶的重任,盡力確保各項活動得到廣大持份者的支持。我期望中大六十周年校慶以及往後發展能夠得到大學仝人、社會大眾、內地和全球合作夥伴的支持,更誠盼社會各界一如以往,繼續鼎力支持中大,共譜輝煌新篇。
共建國際合作
上星期,中大幸蒙深圳市委常委兼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鄭紅波先生率團到訪,共商未來合作計劃。訪問團參觀了中大部分頂尖研究成果,包括電化學能源與介面實驗室的高電壓及高穩定水系電解液之嶄新研究。我們與深圳代表作廣泛交流,商討如何進一步拓展教育,並支持大灣區的創科發展。我希望雙方合作能加速區內發展,中大定必利用我們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之獨有優勢,推動國家繁榮進步。
本星期,我有幸出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與本港11所大專院校校長的會面。我深深感受到鄭主任對香港高等教育領域未來發展的期望,讓我最感動的,是鄭主任懂香港,愛香港。會面中,鄭主任特別關注本港高等教育應保持其國際化的優勢,以延攬人才,鞏固香港作為創新科技及多元文化的中心。鄭主任期望香港與大灣區在產學研互補優勢,合作共贏,亦寄語香港各所大學培養具品德人格,愛國愛港的人才。
中大亦致力推動全球協作。早前我參加了馬來西亞教育部高等教育領導學院及馬來亞大學合辦的「大學校長網絡論壇」。受疫情影響,全球教育和學生國際流動出現變化,我在會上就大學如何在疫後時代更好配合時代最新趨勢發表意見,並與多位高校領袖共商良計。論壇造就良好機會促進跨國合作,為社會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為進一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大近日與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以改善大灣區及其他地區人民生活為目標,倡導針對性的疾病防預措施,積極推動臨床技術突破。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是全球領先的獨立醫學研究機構,總部位於澳洲,在中國、印度和英國均設有基地,專門研究非傳染性疾病及傷患。這項合作極具意義,足證中大在醫學領域的國際地位,亦是香港作為全球頂尖研究人才與國家之間的超級聯繫人之有力實證,為國家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我期待在下一期《走進中大》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段崇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