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共悟人间

朱铭博士的艺术修行

位于大学图书馆前广场的大型雕塑《仲门》出自著名雕塑家朱铭博士手笔,于1987年12月揭幕,竖立在中大三十五年,是中大人和香港人弥足珍贵的集体回忆。

1938年,朱博士在台湾苗栗县出生,15岁开始学习绘画和雕刻,70年代及80年代分别在台湾和纽约崭露头角,尤以方正的青铜及钢雕塑为人熟悉。他被誉为「中国现代雕塑之父」,艺术足迹遍及内地、东南亚及欧美等各地。竖立在中大的《仲门》、交易广场外的《单鞭下势》和中银大厦外的《和谐共处》皆属于他的太极系列。

他的作品深藏东方精神,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创作上不断追求革新。他更积极与学校合作推动儿童艺术教育,并致力修护珍贵艺术品。中大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朱铭博士,以表扬他对艺术及文化传承的重大贡献。

中大于2011年12月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朱铭博士,以表扬他对艺术及文化传承的重大贡献

艺术即修行

朱博士认为,艺术家要突破、要创新,就必须求变。2011年12月14日,他在中大举行的公开讲座向逾500位听众分享其艺术观和创作理念,强调修行的重要。他把人比喻为一个容器,出生时全是本我,以后每学一样,就丢失一部分自己,到了最后,变成满满是别人的东西,这对创作来说反而是障碍。所谓「修行」,就是要把所学到别人的思想、观念、办法忘掉,找回自己内心中的本性、「修」出自己的风格。

「为了达到忘记这个目的,我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快刀。」那就是要在脑袋思考之前已经下刀,让思想跟不上下刀的速度,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如此,会有「让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东西产生出来」。朱博士认为这样刻出来的东西才能自然活泼。

他说:「我的修行过程,即是在丢掉自我与艺术的成就中进行。例如:丢掉可以赚不少钱的顶尖雕刻师傅的《优渥生活》、丢掉已成名的《水牛》和《关公》等乡土系列作品,一路走,一路丢,这就是我创作生涯中的一点体会。」

朱铭博士「艺术即修行」公开讲座的录像内容

《门》的演变

《仲门》本来称为《门》,坐落于烽火台上,原先的材质和百万大道的路面一样,同为「洗水石米」,但这种工艺铺设的表面容易损毁,需要经常修补。为了好好保养烽火台,大学分别在1998年和2006年把烽火台的台的石阶和平台表面换成麻石。原先烽火台石阶上有一个的倾斜底座,嵌有牌匾介绍《门》的來歷。

2006年朱铭博士亲臨中大,监督这座雕塑的翻新维修工作时,闻說有传言指穿过《门》便不能毕业。他很想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雕塑是可以亲近、接触和穿越的,说道:「我刻的时候,用意是成功之门。」

朱博士与大学商议后,决定把《门》重新命名为《仲门》,希望赋予一个全新形象,更为雕塑的新名称亲笔题字。大学重新设计朱博士的墨宝,制作牌匾,2007年8月安装在烽火台的麻石台面上。现在大家只要走上烽火台的石阶,即可欣赏朱先生笔走龍蛇的书法。

2006年维修烽火台地面
2007年铺设烽火台新「门」

朱博士完成太极系列之后,遂雕刻人间系列。他解释:「『人间』这两个字太大,甚么都包含在里面。所以我刻人间系列的时候,就等于一个人解放了。」

他以毛毛虫变蝴蝶来比喻「太极」和「人间」外观上的差异:「两者尽管外形不一样,却是同一个生命,所以叫做蜕变。」

朱博士于4月22日撒手尘寰,享年85岁。中大哀悼朱博士的离世,并对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生命苦短,艺术永存。朱博士登峰造极的艺术修为,仍在其雕刻作品和我们的回忆里绽放光芒。

By Jenny Lau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