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覽第二十八期《走進中大》。
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學六十周年校慶,同時是香港全面復常之年,經過三年的抗疫日子,今年我們終於可以在不受防疫措施限制下,為2023至24學年入讀中大的新同學舉辦開學禮,份外感恩。讓我再次歡迎各位新同學在這個充滿意義的年份加入中大的大家庭。
在中國文化中,跨越甲子象徵一個循環的結束,迎向新開始。在中大鑽禧校慶之年,無論你是新生還是已加入中大一段日子的同學,我都希望你能夠充分利用中大提供的獨特學習機會,裝備自己成為21世紀社會棟樑,積極貢獻香港、國家、以至全世界。
正如我在開學禮上致新生的歡迎辭中提到,人工智能和嶄新技術的蓬勃發展,令很多人類工種的存在價值受到威脅。人類必須透過再培訓和提升技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發揮人類獨有的特質,方能應對科技帶來的挑戰。我鼓勵同學善用中大全人教育所提供的豐富機會,發展創意思維,培養明辨思考、當機立斷的能力,學習與他人合作及好好掌管情緒等,我相信這些人類獨有的素質是最強大的人工智能或機器都難以取代的。
新學期開始,我們歡迎425位屬於43個不同國籍的國際交流生來到中大校園,他們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大夥伴院校,對中國傳統及香港文化充滿好奇。我希望他們能夠享受在中大學習的時光,並在這裏對本地社區和中國傳統文化多加了解,我亦期待他們會踴躍參與中大鑽禧校慶的各項活動。
我亦藉此歡迎所有新加入中大的同事,你們都具備獨特經驗和專業知識,將進一步推動大學履行使命。我期待與大家緊密合作,有你們堅實的支持,深信中大團隊定能一如以往,共創輝煌成就。
北京最新發展
我很榮幸於2023年8月25日帶領中大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的落成儀式。中關村是位於北京海淀區的科技重鎮,設有多家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駐華總部及研究中心。中大作為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的發起單位,一直與北京市委密切合作,共同建設學院,並將牽頭在香港建設分院,為國家培養新一代創科人才。
北京之行前的數星期,我亦曾到首都為中大北京中心的開幕典禮擔任主禮嘉賓,並見證中大與多個內地戰略合作夥伴簽署重要合作協議。這次到訪北京,我還參加了「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和首屆「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論壇」。前者是旨在建立創業者對話平台的國際先進人才活動,後者則匯聚學術界和行業領袖,就科學發展和人才培養交流意見。中大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定當堅定不移地推動國家發展。
上海新基地
結束北京之旅,我和代表團轉往上海楊浦區參加中文大學上海中心的開幕典禮。中心的成立是大學實踐最新策略計劃又一重要里程碑。上海中心將成為我們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聯絡樞紐,加強大學與戰略合作夥伴的合作,促進人才培養,更作為教育基地,是讓學生和校友進行各式各樣的交流、創業、實習、專業培訓和學術活動的聚腳地。
典禮上,一眾嘉賓亦見證了中大創博港上海基地(Innoport@Shanghai)的揭幕,基地由楊浦區和中大共同建立,將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務,促進上海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同日,中大與楊浦區政府簽署《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中大戰略合作框架協定》。這項重要的合作將推動中大上海中心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乃至全國的重點創新和人才培養平台,為大學與區域合作樹立典範。
大學能在六十周年校慶之際在內地作出多項重要發展,對中大仝人而言實在是無比興奮。繼三月份開幕的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及六月份開幕的中大北京中心上海中心後,中大上海中心是大學本年度在內地建立的第三個基地。這些最新發展力證中大致力深化內地合作,體現了我們對教研興國所作之承諾。
此外,我們有幸得到世界各地的中大校友對六十周年校慶的鼎力支持。訪問上海期間,我很高興參加了由中大上海校友會及中大商學院上海校友會主辦的六十周年校慶晚宴,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校友們更特意在黃浦江沿岸安排了一場別出心裁的燈光匯演,洋溢對母校的濃情厚意。我誠意邀請大家觀看燈光匯演的精華片段,幻想自己置身浦東河畔醉人夜景之中,分享內地校友們對鑽禧校慶的喜悅和自豪之情。
中大上海校友會及中大商學院上海校友會悉心安排黃浦江沿岸燈光匯演,慶祝中大六十周年校慶。
我期待在下一期《走進中大》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段崇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