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接地气的建筑

吴恩融深入内地农村移风易俗

在吴恩融心目中,建筑教授的使命并非留下令人惊艳的地标,或是写出在学术界广传的论文,而是利用知识改善人的生活。这位中大建筑系教授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内地深耕细作,走遍甘肃、陕西、云南、四川地震灾区,为村民重建舒适安全的农舍,至今仍未言退。

吴恩融的团队今年计划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与村民兴建80间夯土农舍。国务院年初发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容貌需立足乡土,并支持监管抗震改造。吴笑言「这正正是我们多年来一直要做的事」,文件一出,团队入乡的工作立时顺畅得多。

他接受《走进中大》访问时说:「我们的方法,是和村民商量每一间屋的设计,因地制宜,过程是由下而上的,需多一点时间。地方官员开始时不习惯我们的做法,宁愿铲平土地,建起一排排几百间一式一样的房屋,务求快速做出成绩。但他们建造的混凝土屋成本高,且往往离农田很远,不便耕种。」

「建屋技术其实不难,困难的是政策、经济和心态改变。我们便尝试把问题逐一解决。」

吴恩融2003年开展「无止桥」计划,在甘肃省用简单材料搭桥让学童安全过河去上学。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农村楼房纷纷倒塌,暴露了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吴教授开始研究低成本的建筑方法,就地取材,帮助村民重建。

他说:「我们希望做到高科学、低技术:防震的科学我们要弄得清楚,但落地一刻,建造技术要简单,连阿婆也能学会。」他相信,村民亲手盖房子会更落力,不用担心外人偷工减料,又能善用当地妇女的劳动力。

吴恩融衣着简朴,爱行山和以单车代步和运动,受访时不拘小节,无所不谈。他说,年轻时曾栖身于陋舍,所以踏足内地农村看到恶劣的居住环境时,感受甚深。他童年在钻石山大磡村木屋区长大。 1980年,他考入英国诺丁汉大学修读建筑,当时英政府推行教育变革,大幅提高海外生的学费。吴恩融为了省钱,到快餐店兼职做炸鸡和做倒垃圾工人,并搬进待拆卸重建、没水没电的旧楼宇居住,只需交一英磅象征式租金。

边实验边实践,到了2013年,团队成立「一专一村」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援计划,伙拍昆明理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在中国西南贫困地区和村民携手盖出一间间冬暖夏凉、通风明亮的低成本夯土抗震农宅,历年来共建了过百间。

夯(粤音坑)土是古老的建筑技术,在中国和欧洲等地曾广泛使用。二十世纪,西方国家将夯土技术制度化,以法国技术指南最为先进。吴恩融团队以此为蓝本再本土化,研发出简单和经济的方法,使用原土和砂为主力承重,辅以钢筋混凝土楼板防震结构。

一专一村团队设计的抗震农宅原型获得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建筑节2017年度建筑大奖

盖一间夯土房子需要十多万元人民币,团队获香港善心人赞助,向每户资助3至5万元,余下款项由当地政府和村民负责。在团队监工下,村民和工人用三至四个月便可盖好一幢两层高、能抵御八度地震的楼房。吴教授又教村民把畜牲圈起来,做化粪池,不用再将它们放在屋内,以防被盗,改善卫生。

村民掌握技术并建好房子后,吴教授便把施工工具送给他们,让他们可以谋生。 「我们也特别训练了中国第一队由女性主导且同工同酬的施工队,女性撑起半边天。」他半开玩笑的说。

他感慨地说:「我们做学者建筑师,最终是希望利用知识改善人的生活和为人民服务。至于建成多少个瞩目的地标,或是写出多少份学术论文来增加自己的H指数(发表成果指标),在我而言并不重要。」他也常打趣地和年轻一代的学者建筑师说:「为了争取终身教席而工作会非常辛苦。反过来,为人民服务而工作会非常开心。不相信的话,和我一起做二十年就知道了。」

吴教授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高粱地村与村民一起重建农舍

现时一专一村团队大概有30人,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工人。团队更在昆明成立了研究和培训中心,向工人和村民传授技术。有地方政府派出施工队接受训练,目前已培训了数百人。工匠经培训后能获得省级住建部门的认可,可赚取更高工资。

吴教授和国内其他内地专家团队多年来为内地积累了丰富的圶土建筑经验,内地当局刚刚制定了关于夯土的建筑指引,他乐见政策出台。 「我们希望将来有一份国家标准,更有力规范乡村的建筑。到了那一天,各地都用这种由下而上的方法建设农村,我们便完成任务了。」

吴教授以研究成果创新设计的建筑作品多年来获得多项大奖,包括联合国教科文创新奖、联合国社会贡献奖等。团队设计的抗震农宅原型获得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建筑节2017年度建筑大奖。

文:吴卓盈
图:D. Lee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