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闖出一片新天地

中大教授首次參與國家南極考察

三位教授將於12月出發加入考察之旅。歡送儀式前幾天,他們暫時放下繁重的準備工作,抽空接受《走進中大》訪問。國家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孫書賢、廣州市市長孫志洋、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官員祝賀在場學者,並寄語他們積極作出貢獻。

授旗儀式過後,「雪龍」號、「雪龍2」號極地破冰船在在場歡送的人員目送下,展開為期七個月的中國第41次南極科學考察之旅。破冰船上的船員向碼頭上的人群揮手致意,接着駛離岸邊,徐徐地航向汪洋大海。

各有所長

歡送儀式前幾天,三位參與考察的中大教授暫時放下繁重的準備工作,抽空接受《走進中大》訪問。今年八月,中大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促進香港與內地極地研究上合作,讓香港科學家首次有機會參加國家南極考察。三位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接受訪問的科學家,分別為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系主任周達誠教授、生命科學學院的文嘉棋和徐子祺教授。同行的研究人員還有地球系統科學課程的劉琳教授,以及兩位香港科技大學學者。

周教授多年來致力研究生態系統中的水和土壤,以此發掘氣候變化對碳循環產生的影響。他說:「南極冰層含有大量有機物質,但當溫度上升,冰塊融化,儲存其中的碳或有機會釋放出來,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今次獲邀參加南極考察,教授決定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看看碳含量增加如何造成「負反饋」循環。他管理的實驗室有一台龐大的機器,能進行傅里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分析;這台質譜儀為全香港解析度最高。教授希望能從南極洲帶回樣本,並利用質譜儀分析內裏物質,研究碳水平上升所產生的影響。

文教授這次到訪南極,同樣是專注研究南極冰層中的有機物質。不少讀者可能會感到詫異,這位恐龍和古生物學學者,何以突然「轉換跑道」,對冰塊產生興趣?文教授認為,過去研究化石的經驗,在冰天雪地同樣適用。他解釋,南極冰層含有許多礦物質和石粉,且有不少微生物在活動;他幾年前和團隊研發的鐳射螢光成像 (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 簡稱LSF) 技術,能將化石中隱藏的軟組織照出;教授希望這次旅程也能利用LSF技術展現冰層中的各種生物。他補充:「冰的透明度,讓激光射得比平時深。我們計劃利用LSF分析南極不同地方採集的樣本,然後與大環境中的化學數據比較。」

同屬生命科學學院的徐教授則希望透過這次南極之旅探究冰層融化帶來的傷害。教授主要研究水銀如何造成環境污染;對他來說,南極洲冰層日益縮小是個警號。他在南極考察期間,將駐紮中國設立的長城站,這考察站位於南極洲北端,隨着當地氣溫近年普遍上升,「綠化」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他說:「綠化後出現的植物,會吸收大氣中的水銀,並有機會轉移到南極的泥土中。」教授曾到訪世界各地的樹林和沼澤進行類似研究,這次考察算是一種延伸,讓他揭示水銀對這片淨土造成的破壞。

權衡利與弊

極地研究近年頗受歡迎,不少科學家紛紛湧到南極洲,但他們對環境造成的傷害,也引起不少爭論。南極科學考察不但干擾當地的自然生態,留下的碳足跡也不容忽視。有鑑於此,教授們又會怎樣在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育之間作出平衡?徐教授專門研究環境污染,認為到南極考察的學者都十分清楚這次旅程可能產生的影響,但他相信他們會因此而格外謹慎,將自己的碳排放量減到最低。

三位教授觀賞「雪龍2」號模型

同行的科學家也表示,雖然他們的研究工作難免對南極洲潔淨無瑕的冰天雪地造成一定影響,最終帶來的利益卻更為重要。周教授將這次考察比作身體檢查,「都是要抽血,打針,過程難免會有一點痛。但最後得出的資訊,對整個身體,整個地球,也非常有用,我們也能因此思考下一步行動。」

研究絕非獨腳戲

三位教授都表示對獲邀參加南極考察隊深感榮幸,雖然香港先前已有科學家到南極洲探索,但這次旅程標誌首次有香港學者參與中國政府組織的考察。三位教授希望能藉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拓展自己的知識,也期望能將這些新知識傳授予學生。周教授說:「可持續發展是中大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這次考察為我們的研究方向,和中大的極地研究,明確地邁進了一步。」文教授和徐教授則期待與內地科學家交流的機會。文教授認為,研究絕對不是一門獨腳戲,「最好的科學研究,總是源於團隊合作。因此,我們要利用這個機會與世界各地的人合作,並以此推動香港的科技發展。」

三位將到訪南極洲的教授接受訪問。左起:徐子祺教授、周達誠教授及文嘉棋教授

文/Chamois Chui
攝/Keith Hiro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