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斗室到國際舞台 由治人心到醫社會
曹文凱教授獲中大頒授榮譽博士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曹文凱教授的父母放棄在上海的安逸的生活,並擱下經營多年的化工廠,舉家南下香港。他接受《走進中大》訪問時回憶說:「當時一家五口擠在港島區一間狹小的斗室裏,那裏既沒有浴室,也沒有廚房。」香港戰後生活艱難,他親歷低下階層如何因惡劣的生活條件而患病,亦目睹祖父母雙雙罹患肺結核而受苦。
他說:「童年的際遇影響了我對醫學、衛生、貧窮和社會服務的思考。」這些經歷推動他長大後致力改善健康不平等,關注弱勢群體的福祉。
從香港走到世界 從治人到醫社會
昔日從上海來港的小男孩經轉眼已77歲,成為享譽全球的醫生科學家。中大上月向曹教授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表彰他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的科研成就,以及帶領公共衛生領域革新的貢獻。
早年並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高血壓和心臟衰竭的病人,促使曹教授投身這領域數十載。他多年來的研究為用於治療高血壓和心臟病的A C E抑制劑奠定了基礎,他更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療法開創先河,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患者受惠。
曹教授說:「獲中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對於我這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仔』來說意義非凡」。原來他與中大的淵源可追溯至數十年前,他在紐約工作時結識了中大前校董會主席鄭維健博士,其後在他的鼓勵下,曹教授治下的美國國家醫學院2018年啟動首項國際健康政策獎學金計劃,培訓來自中大的傑出學者。曹教授讚賞中大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他又展望該院未來能在癌症、心血管疾病、人工智慧等領域與中大開展更多合作。
然而,單靠革新醫療技術不足以治本。兒時的困境讓曹教授深刻體會到經濟條件與健康的密切關聯,為此他秉持「由實驗室轉向病床,最終回到社會」的信念,將它體現於美國國家醫學院推出的多項倡議上,包括成立「全球健康風險框架委員會」及促進婦女健康計劃。他又以自身的行動鼓勵年輕醫生從醫院走進社區,推動防病措施與醫療變革。
「我相信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技術將在未來十年為醫學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問題已不在於我們能否研發新藥,而是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受惠。」曹教授相信,醫學正朝着終結所有疾病的方向邁進,但社會不應僅僅專注於技術突破,更需思考分配正義、大數據管理、技術風險等問題,以確保不同階層的人都能在安全的情況下共享科技進步的成果。
逆境中尋北極星
曹教授今天的成就其實來之不易。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只有一所醫學院每年提供60個醫科名額,他因未能入讀該校而遠赴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求學,在異鄉面對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甚至一度因妻子生病而中斷學業。
他卻沒有因為接踵而來的困難而氣餒,堅持不懈學習,更加入哈佛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至今出任過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主席暨執行長、擔任二十國集團(G20)及歐盟委員會成立的全球健康峰會科學專家小組聯席主席。他更是首位華裔的美國國家醫學院院長,也是美國國家級學院的第一位華裔院長。
「人生難免面對失敗,我們需要接受天不常藍,重要的是在挫折中習得處世所需的韌力,跌倒了,拍拍身上灰塵,繼續前行」,他續說:「這些經歷同時令我確信,人需要尋找那顆屬於自己的北極星—持續指引你前行的人生意義」,而引領他的北極星正是救治傷患和創造更美好的社會的心願。
展望未來香港的醫學教育,他知悉本港正研究發展第三間醫學院,並認為可參考美國「4+4」(即四年第一本科學位加四年醫學課程)模式,讓第三間醫學院主力招收「第二學位」學生,這樣可避免與本地現存兩間醫學院競爭之餘,又能吸納多元學科背景的優秀學生,提供另一個吸引港人子弟回流的渠道。他笑說:「若當年香港的醫學院接受在美國攻讀第一學位的學生,我會回來香港發展的。」
大半生走來,從艱苦的斗室生活到踏上國際舞台上,成為帶領業界的巨擘,這位「香港仔」用「敢於創新、把握機會、追求卓越」總結自己的成功之道,他又相信這些是華人基因內蘊藏的優良特質,當華人遇上鼓勵創新和試錯的開放土壤,就會發光發熱。
文/朱韻斐
攝/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