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樂飄飄 觸動心靈
歡迎閱覽第三期《走進中大》。
音樂是世界共通語言,能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近日疫情稍緩,我們終於能再次親身觀賞更多現場音樂表演。早前,我有幸出席意大利駐香港總領事館舉辦的一場特別音樂會Concerto Italiano,一系列意大利傳統歌劇、協奏曲、交響樂和當代意式音樂表演,令觀眾大飽耳福,滿載而歸。
音樂是中大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我們的深圳校園亦積極推動音樂藝術發展,去年成立的中大(深圳)音樂學院將進一步促進深港兩地在音樂方面的合作和交流。音樂亦成為我們與內地合作夥伴之間的橋樑。最近,中大的內地與大中華發展處與內地夥伴院校攜手舉辦「不“疫”“樂”乎─文藝雲匯演」線上音樂會系列,讓中大的音樂家與全國各地的管弦樂團、合唱團和樂團以音樂會友,鼓勵兩地同學在逆境時刻保持身心健康,樂觀面對挑戰。
今期《走進中大》以氣候變化為主題,讓我想起披頭四樂隊成員保羅麥卡尼的一首歌曲Despite Repeated Warnings。此曲呼籲人類採取行動,應對氣候危機。歌曲名字雖看似悲觀,但樂曲以輕快的調子作結,歌詞末段更表達了樂觀的期許:「是的,我們做得到!」
我們確實可以做得到!大學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確實能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世界各地的院校都致力推動環保研究和教育,並承諾減少校園碳足跡,盼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貢獻。中大作為一所重視公益及社會責任的高等院校,亦當仁不讓,積極領導推動氣候行動。
氣候行動 刻不容緩
大學一方面有眾多研究氣候、能源及工程學的專家,就公共環保政策提供建議,推動綠色經濟建設。另一方面大學作為公共機構,肩負培育社會人才的重大責任,亦必須從校園出發,推廣減碳文化。
中大響應特區政府的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成為本港首家大學對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承諾,並陸續獲其他大學呼應。本期的專題文章《對地球許下承諾》將詳細介紹我們於2038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近日我亦就大學如何推動氣候行動撰文分享了我的想法,歡迎大家閱覽。
中大最近加盟國際大學氣候聯盟(IUCA),該聯盟是一個由全球 56 所大學組成的網絡,致力推動高等教育界就氣候變化問題交流專業知識及應對策略。此外,當然還有大家熟知的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MoCC),以及與馬會共同主持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香港地區分會(SDSN香港),均竭力促進國際間協作,推廣氣候行動。
此外,《南華早報》將於本周四及周五一連兩天舉辦《氣候變化香港峰會》,中大很高興成為合作夥伴,雲集各決策者、科學家、可持續發展的專家及業界翹楚,共同討論香港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所擔當的角色。活動以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的特別導賞團揭開序幕,並邀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作開幕演講。與會人士亦會就中美氣候合作、香港2050碳中和的行動藍圖、碳交易和未來城市等議題展開討論。
凝聚力量 力臻至善
中大氣候行動有賴一眾卓越研究人員的鼎力支持,他們在能源、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成果達國際水平。近日,中大理學院院長兼偉倫化學教授宋春山教授入圍享譽全球的 2022 年全球能源獎,以表揚其在二氧化碳和碳氫燃料的吸附和催化處理方面的創新和卓越貢獻。此外,卓敏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教授關美寶教授獲美洲地理學家協會應用地理學專業組頒發2022年James R. Anderson應用地理學榮譽勛章,為該協會所設之最高榮譽,我謹向宋教授和關教授送上祝賀。
另外,中大在日前公布的 2023 年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上升了一位,名列全球第 38 位,創下近十年最佳成績。 就所有評核指標而言,中大的表現均優於全球中位數。其中教員引用率及教員國際化比率表現最為優秀,前者中大得分為192.7,遠超於全球中位數的 43.3,而中大的教員國際化比率評分為 53.6,亦較全球中位數的8.6高出數倍。
中大的 QS 排名自 2019 年以來持續進步,是全體中大成員的辛勤成果,我謹向各位致以衷心感謝及恭賀。
我期待在下一期《走進中大》跟大家分享更多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段崇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