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创新思维
中大创新日展示产学研成果
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教授于10月28日主持中大创新日开幕典礼,致辞期间言简意赅地点出活动希望传达的讯息:「创新不只是过程,更是一种力争传遍校园以至整个社会的文化。」他又表示,创新日提供分享知识的平台,促进交流。行政长官于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及,未来将落实多项支持创新科技发展的新政策,与创新日的理念步调一致。
创新日展示了中大产学研成果,旨在校园内启发和鼓励研究及创新,以应对全球挑战。 今年活动以疫苗学、微电子学及碳中和为题,举办多场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部分团队更参与电梯募投大赛,在两分钟内表述其概念及想法,竞逐奖项。
精进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就「不可能」
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说:「我们的梦想,是透过微生态的新发现,保障下一代的健康。」为实现梦想,陈教授与黄秀娟教授共同成立精进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们直觉人类微生态是医学界的新领域,因而勇闯未知,成就这项「不可能任务」。
作为国际知名学者,陈教授认为旁人或会觉得他早已不是「年轻人」—— 成就斐然的他,怎会愿意踏出舒适圈,尝试创业?「我想向他们证明自己。」他娓娓道来。肠胃病学家黄秀娟教授在英国接受培训,十年前加入中大。她说:「我已准备好迎接新挑战。」
团队过五关斩六将,终赢得创新及科技局的青睐,成功实现梦想。他们创立亚洲唯一的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MagIC,集中进行及推动转化研究。
陈教授和黄教授希望更上一层楼,以创新研究贡献社会。「三年前,我们在咖啡室里萌生开公司的念头,这就是精进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NiiB)的诞生。」
G-NiiB起初并不亮眼,其后的创业之路也绝不平坦;当年,公司办公室位于湾仔,只有一张共享的辧公桌团队起初对治疗肥胖症的想法未能吸引投资者,却在2019新冠疫情中找到新机遇。透过大数据以及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团队终研发G-NiiB肠道微生态免疫配方,其成效及受欢迎桯度远超预期。
然而,团队的梦想并不只是成立一所生产益生菌的公司。他们拓展及优化业务,研发新一代粪便细菌DNA技术,包括结肠瘜肉复发预测,以及世上首项非侵入性自闭症预测测试。
奥圆科技有限公司:一切始于好奇心
「创新中空微球技术的发现,纯属意外。」化学系魏涛教授忆述说。作为理学院助理院长(研究),他是项目负责人。「研究初期,我们并未考虑其实际用途——一切纯属好奇。」
该技术提供制造中空粒子的方法,准确控制外壳厚度、渗透性、机械强度和生物兼容性等物理性质,为化妆品、护肤品和印刷行业提供多项实际用途。
团队研究此技术多年,首次用于白色墨水印刷。「那是个偶然的机会。当时我正在西班牙出席研讨会,机缘巧合下与一所墨水公司合作,尝试把技术用于印刷,成功阻止因墨水密度而造成的堵塞和沉积。」魏教授说。
「我接着想——是否可以拓展技术用途,贡献社会?」
最终,团队推出新颖的中空防晒因子,适用于美容、彩妆和护肤产品。
「有些化学因子能有效防晒,却会破坏珊瑚组织,甚至导致皮肤敏感,严重的话更会致癌。为避免化学因子渗入皮肤,生产商会使用微塑料包裹在外,却造成环境污染。与价格高昂的传统物理因子相比,我们的技术能满足现存的市场需求,现正开展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作为研究统筹,我希望能启发同事,以研究成果贡献社会。成败与否,这将是个难能可贵的经验。」
「我们很庆幸能以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TSSSU)公司的身份参与创新日,更有机会参加首届电梯募投大赛。」
魏教授牵头成立的奥圆科技有限公司的愿景,是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以中空技术美化地球。
贝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教授王海天说:「看到我们的研究对制药行业和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实在令人鼓舞。」贝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始于团队成功准确预测病毒进化。团队希望开发更有效的新疫苗,保障和服务大众。 研究显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可将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有效性提高约 20%。
公司一直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疫苗。「与消费品不同,我们的研究好像难以捉摸或形容。」王教授说。 「然而,经由计算机仿真的系统算法,令疫苗得以为大众提供更好的保护。」
易池新能有限公司
易池新能成立于2020年,推动创新电池技术的发展。项目负责人、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卢怡君教授说:「一般商用的锂离子电池是易燃的,我们的愿景是创造安全、低成本及环保的电池技术,令再生能源得以广泛使用。」
她回想团队首次试用新技术的情况:「我记得,当团队将第一代的液流电池原型放在汽车上测试时,我们全都聚在一起,见证着电池成功应用。那真是难忘的一刻。」
第二届中大创新日暨电梯募投大赛结果:
冠军:元美药业有限公司
亚军:明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季军:奥圆科技有限公司
最创新科技大奖:微磁医疗有限公司
文:Gillian Cheng
摄:Gloria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