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虚怀若谷 服务社会

基层医疗健康专员谈全人健康及母校教育理念

中大医学院校友彭飞舟医生,去年11月出任医务卫生局基层医疗健康专员一职,希望为建立「健康长寿」的社会出一分力。本身是老人科专科医生和社会医学院士的彭飞舟,从多年的行医和医疗行政经验中,充分体验到预防为先、投资健康的人生智慧。他表示:「例如两位同样是七十多岁的市民看病,仅凭其外表行为就能分辨到他是享受家庭生活、注重身体,还是多年妄顾不良习惯、只顾『搵钱』而忽略健康的孤独长者;可见着重个人预防衰老该由年轻做起。要维持全人健康,绝不只是有病才求医。」

上任大半年的彭医生最近接受《走进中大》访问,详谈香港医疗发展的新思维,并回忆求学时期的点滴,以及毕生受用的母校教育。因应2022年推出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彭医生以专员角色带领和推动基层医疗发展,落实相关措施,包括成立基层医疗署、推动防治和医疗系统变革,提升支持市民自我管理慢性疾病的能力等。他表示:「香港医疗发展一向以高科技和专科化为主,制度上的资金大多投入治疗,甚少着墨基层医疗发展。这次政府设立专员角色,务求透过资源重整而扭转『重治疗、轻预防』的概念。」基层医疗在其他地区已发展多年,证实是有效促进全人健康的关键。彭医生说:「基层医疗措施旨在有系统地提高市民的投资健康意识,推动家庭医生的责任感,逐步改变港人有病才求医的风气。」

建立家庭医生系统

港人该视熟悉的家庭医生为健康守护者,却因缺乏资助而却步。他们一直以为有病入医院就足够,将治理身体变成医院的责任,更有一种兴建医院是健康保障的错觉。「这是个有趣但扭曲的现象。」彭医生认为,社会着重治疗疾病,却甚少注意问题的根本——预防疾病是维持健康的第一步。

要扭转社会风气,家庭医生作为病患的第一接触点,角色尤为重要。蓝图强调建立家庭医生系统,设立小区中介人,让市民能选择最合适且受监管的家庭医生。彭医生表示:「现时市民患病求医,大多是偶发性,甚少与医生建立长远的熟悉关系。病人到诊所求诊,或许只求私家医生提供病假纸,许多医生也不会多花时间作健康推广。然而,家庭医生有责任把基本医学常识和疾病预防的概念传达给市民,避免看病变成纯粹商业交易。」

回忆青葱岁月

彭医生对医学的兴趣早于中学时期萌芽。中三那年,他参加卫生署健康领袖计划,帮忙筹划展览、推广戒烟活动等,甚至为香港电台教育电视拍摄短片。「中学毕业后,我入读中大并加入医学院院会,当中不少活动是推广癌症筛查,向社会解说及早发现疾病的好处。后来毕业在即,我深感人口老化是香港社会必然面对的问题,因此决定加入老人科。我们可从人们对待老人的方式,判断一个社会的质素。」

回忆大学生活,1994年毕业于中大医学院的彭医生说:「当时家境清贫,幸获中大的旅学资助金,我才得以于大学四年级时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六星期交流。我在崇基学院的何善衡夫人宿舍(何宿)度过六年大学生涯。宿舍生活很丰富,大学环境让我结识很多知己,建立深厚的友谊。」

全人教育培育人文修养

除了吸收专业医学知识,中大教育让彭医生培养良好的处世态度,引导他放眼世界,以自身力量贡献社会。彭医生说:「我觉得中大的教育理念和师生关系很好。课程安排方面,我特别喜欢上医学以外的课堂;例如哲学系李天命教授的课堂总令我思潮如泉涌,我更曾经为了上李教授的课而通宵排队登记。吸收医学知识的同时,我也对其他学系的科目感兴趣,因此曾到文学院的课堂上旁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他也认为全人教育对现今青年尤其重要,而谦虚的态度更是成功的关键。「校训『博文约礼』时刻提醒我——追求知识之余也要秉持对自我的约束。我深信两者平衡发展是优秀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中大学生背景多元,朴素的人文修养使我们学会『贴地』,愿意参与更多协助基层的社会工作,理解不同病患的处境。」

今年适逢中大六十周年,彭医生对母校充满期许。「基层医疗和社会服务是中大医学院的优势。只要医学院适切平衡科技创新与投入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社会性培训,他们定能贴合将来的社会发展走势,造福市民。」

/Gillian Cheng
D. Lee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