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症筛查「脑智同护」服务启动礼于2023年9月21日举行,(左起)赵夏瀛医生、彭飞舟医生、高黄美芸女士、林青霞博士、陈金梁教授及莫仲棠教授在典礼合照

流光洒暖

为本地社群开展免费又全面的阿兹海默症筛查

享誉国际的「光纤之父」高锟教授是诺贝尔奖得主及前中大校长,他在2018年9月去世前,罹患阿兹海默症多年。阿兹海默症是导致认知障碍症的主要原因,高锟教授夫人高黄美芸女士多年来教育公众认识此病。「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逐渐衰退,从一个天资聪颖、敏锐机智的人,慢慢变成彻彻底底的另外一个人,这情感上的失落最令人痛心。」高锟慈善基金会主席高黄美芸女士说。

高速的互联网、便宜的长途电话、视像会议——若果没有高教授发现的光纤传输电缆,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通讯方式通通不会存在。 高教授于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审团以「光之大师」称誉他。时至今日,高教授留下的光芒仍在中大校园熠熠生辉。

因其高瞻远瞩的光导纤维研究, 高锟教授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审团以「光之大师」称誉他。他与妻子高黄美芸女士于颁奖会场合照
在60年代,高锟教授在英国标准电讯实验室工作,研究透过玻璃纤维传输负载编码数据的光讯号

高黄美芸女士的挚亲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切身体会社会因为不谙此病带来重重挑战,遂于2010年成立高锟慈善基金会,冀提升大众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关注与认识,提倡改善服务,以及协助阿兹海默症患者、家属和照顾者。

丧失自我

本港每10名70岁或以上长者便有一位罹患认知障碍症,这是一种影响记忆、思考、行为和情绪的脑退化病。患者会逐渐丧失身体功能,尤其是认知能力。 阿兹海默症约占全球所有认知障碍症患者的 60-80%。

阿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往往被误认为与年龄或压力有关,在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患者时不时会表露一些难以确定的病征,因此很多患者容易错过早期病变的黄金治疗期。晚期阿兹海默症患者渐渐出现情绪不稳定、语言和身体控制能力丧失等症状。

一般衰老现象 认知障碍症先兆
间中作出错误决定 判断力下降
间中忘记付款 思考或计算有困难
霎时忘记日子,但之后能记起 失去时间、方向感及地点等概念
间中忘记一些用字 言语表达困难
不时遗失东西 经常错放或乱放东西

比较一般健忘与认知障碍症(来源:高锟慈善基金会)

预防胜于治疗

本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兹海默症日」。中大当日与高锟慈善基金会连手举行高锟中大「脑智同护」服务启动礼,为年届60至80岁的香港市民提供免费又全面的认知障碍症筛查,让 800名市民接受小区服务。

「脑智同护」服务得到林青霞博士的慷慨赞助,冀望筛检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并且鼓励患者过积极的生活方式、管理血管病变风险,延迟阿兹海默症恶化,长远减轻该疾病带来的社会负担。

「脑智同护」大使及赞助人林博士致辞时表达对服务的期望,她说:「香港人口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老化问题值得关注。我希望透过此服务,在小区识别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为他们个别制订预防方案,让患者、其家人,以及我们的社会受惠。」

高锟中大「脑智同护」服务宣传片

「脑智同护」服务大使及赞助人林青霞博欢迎合资格的市民参加免费的认知障碍症筛检,服务车采用中大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能「眼底相」分析系统,可实时侦测阿兹海默症(照片由林青霞博士提供)

合资格的市民可以先在「脑智同护」网站填妥网上问卷,怀疑出现早期症状的市民会获邀前往停泊于中大的「脑智同护」服务流动车,由团队注册护士为他们进行全面的临床及认知评估。团队会根据参加者的情况安排1至3周后的随访,以便跟进评估结果,并协助有需要的参加者订立个人化的控制方案。团队亦会每年定期跟进参加者的健康情况。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医生在服务启动礼致辞,他说:「香港正面对人口急速老化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上升所带来的挑战。为应对挑战,特区政府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提倡把医疗体系的重心转移至以预防为主,并加强建立小区基层医疗系统。特区政府正积极动员各界,在小区构建全面、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基础医疗系统。」

眼睛是窥探病变的窗口

依据认知测试和脑结构影像扫描来准确诊断阿兹海默症并不容易。现时侦测阿兹海默症的方法具入侵性,例如正电子脑扫描或通过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等,目前尚未普及。  

图为中大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能「眼底相」分析系统。 拍摄「眼底相」的过程快捷方便,人工智能系统仅约需一分钟,即可运算出「风险评估分数」,以侦测接受检查者患有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可以用作「窗口」,反映脑内血管和神经的退化程度。

眼底摄影是一种用于拍摄眼睛(包括视网膜)影像的诊断技术。「脑智同护」服务流动车上的数码眼底照相机内置中大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能「眼底相」侦测阿兹海默症系统,由中大医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研发,系统不但容易应用、非入侵性,且成本效益高,是筛查罹患阿兹海默症高危人士的重要工具。

服务联席总监及莫庆尧医学教授莫仲棠教授说:「及早识别和修正一些危害脑健康但仍可逆转的风险因素,能有效推迟阿兹海默症的恶化速度。凭借中大团队在认知障碍症研究及临床工作上的专业知识,我们为此制定了切合本地情况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案。我们相信推行这项『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的模式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高锟中大「脑智同护」服务流动车停泊于中大崇基学院众志堂外,离大学港铁站仅5分钟步程
高锟中大「脑智同护」服务详细内容
参与资格 年届60至80岁的香港市民
地点 中大崇基学院众志堂外,离大学港铁站仅5分钟步程
时间 星期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 9:00am – 5:00pm
网站 https://neurology.mect.cuhk.edu.hk/beatad/
费用 由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合共18个月)期间费用全免
备注 参加者要先在「脑智同护」网站填妥网上问卷。由于反应踊跃,现时所有预约期已满。系统将于2023年10月16日上午9时再次开放予公众申请,预约期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推迟疾病很重要。 如果你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症状,却但无在网上系统预约,请尽快约见专业医护人员寻求建议。**

By Jenny Lau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