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以小成大

中大建筑落户上海 走向国际

中大上海中心自8月开幕以来,一直备受外界瞩目。不少媒体报导指出,中心坐落上海杨浦区,这个地方新旧交集,科技与学术在此融为一体,有助中大打通国内脉络,合拍不同的创新和技术伙伴发展新项目。《走进中大》访问了评审设计的教授,了解到上海中心的使命,亦体现于其别具一格的建筑设计。

中大上海中心内部设计 (图片由张东光提供)

去年12月,中大与杨浦区政府合办设计大赛,希望邀请建筑师改造上海中心所在地的原有楼宇,以切合中大的需要。中大邀请了建筑学院的田恒德教授、朱竞翔教授和谭善隆教授参与评审和咨询。谭教授说,他们收到五份参赛作品,深思熟虑后挑选了北京建筑公司「合木建筑工作室」和其主设计师张东光的设计。合木建筑的团队专门从事城市空间改造,他们按时完成任务,七个月内将空间大翻新。

虽然中大上海中心占据大楼的面积不多,但设计大赛也要求设计师一并改造中心范围以外的大楼前院、停车场和中庭。获选方案巧妙结合不同设计元素,田教授对此赞不绝口。「以前,这里的设计元素看起来非常分散,现在看起来简直是改头换面、浑然一体了。一些微妙简单的改造,就能将这些元素联系起来;你一进来,就能察觉到分别。」

(左起)谭善隆教授及田恒德教授介绍中大上海中心设计

走进中心,访客会先穿过一个共享的庭院,然后沿着楼梯进入中大的空间。合木建筑在这方面的考虑,教授们赞不绝口。谭教授说:「张东光的团队不仅思考过房间的设计,还考虑了到埗的旅程!」这个开扬的设计,反映了杨浦区作为转口港和工业区的历史,而且可作改装以摆设展览或举办节庆活动。谭教授指出,这次改造能将访客带到室内,也能顾及整个地区的发展里程,与这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合而为一。

田教授认为,这次改造善用最少的空间资源,换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充份体现中大的创业精神。他说:「中大精神,不就是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新机会吗?」教授指出,上海中心落成,在当地引起了相当大的回响,足以见证其广泛影响力。「我听说,很多当地人都前来敲门,问『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加入中大?』人们看到中心的大门,自然就会好奇。」

中大上海中心前院 (图片由张东光提供)

作为中大校友,谭教授也认同中心的建筑风格能体现中大精神。「这个中心的设计,结合了许多人的想法。」他认为,这次改造充份展现中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亦观察到,这间中心吸引了这些人,他们都期待中心进一步发展。」

建出个未来

田教授最近亦参与另一重要项目,策划香港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展览。这个双年展在文化界蜚声国际,让参加者以作品响应当代议题。今年,建筑双年展以「未来实验室」为主题,鼓励参展人士用作品推动变革。

(左起)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香港展览策展人李国欣教授、矢野豊建筑师及田恒德教授 (照片由田恒德教授提供)

田教授联同香港建筑师学会的李国欣教授和矢野豊建筑师,征召本地设计师参与展览。教授笑言:「展览5月开幕,主办方前一年12月才找人策划,香港果然是以速度见称的城市!」虽然准备时间有限,三位专业人士最终策划了名为「港创未来」的展览计划,这方案不但与双年展的主题相呼应,更能充份阐明香港建筑设计的高深广阔。

「港创未来」叙述本港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头换面,不断发展。田教授以「北部都会区」计划为例,这个计划横跨二十载,旨在为香港建设全新的城市空间。「这计划是一个机遇,但同时也会带来挑战。我们希望透过检视『北部都会区』,展现那个区域不同层面上的改变。」田教授所说的层次,就是地域上、建筑上、和公共空间上的改变,策展人希望以此了解香港市区如何运用空间,从此制定解决方案,应对未来挑战。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香港展览中播放的影片 (照片由田恒德教授提供)

参展建筑师以巧妙方法呈现出这些变化,田教授对此赞叹不已:「在本港,不少人解决难题时,总会先问:『我们时间紧绌,预算又少,怎样才能以小成大,发挥最大效益?』」这次展览中,设计师利用塑料废物和植物等资源,制造出长凳和立体模型,充份展示本地人如何灵活变通。教授认为,社会上不同建筑物,无论是竹亭或是夜市摊位,都能表达出这种灵敏、灵活。运送展品的木箱,到了意大利也摇身一变,拆开成展柜或展板,可见香港建筑师擅长一材多用。

田教授认为,这次展览提出的方案五花八门,正好反应社会上不同人士的观点。「这些人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是心系这座城市,希望能将香港变得更美好。香港就是有这么一种活力,而我们希望在展览中捕捉到。」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期至今年11月26日,读者若秋季到威尼斯一游,仍可一睹香港展览的风采。

由运送展品的木箱改造而成的展板 (照片由田恒德教授提供)

/Chamois Chui
/Matthew Wu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