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只追求成就

马友友:寻找真理、建立信任、服务他人

蜚声国际的音乐家和大提琴手马友友博士于11月7日亲临中大,在「香港中文大学60周年呈献:马友友与港乐」音乐会前夕与二百多名大学生对话并即席演奏,鼓励年轻人勇于发问,时刻保持好奇心。音乐会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当天晚上,马友友跟听众说:「你们要用心聆听、用心感受。」

提起马友友,大众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他闭门苦练的身影及超卓的琴艺。然而,对这位早在四岁便为人熟悉的「大提琴神童」来说,他的人生态度远不只对音乐的执着。「我会经常问自己——我该做些甚么?我如何能成为有用的人?」他分享道。马友友认为一颗好学、好问的心对他自己以至所有莘莘学子来说十分关键,他与一众中大生真情对话,鼓励他们勇于发问和探索,时刻保持好奇心。

在舞台和掌声背后寻找演奏的意义

「『神童』这称呼会为你带来压力吗?」中大音乐系学生Peggy问。

「它让我从小活在众人的目光下,就像在镁光灯下长大一样。」马友友说。「事实上,我一直在发掘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到了49岁才肯定自己的梦想是成为音乐家。」他跟学生们分享自己年近半百才有所感悟,希望以音乐感染他人,服务社会。他解释道:「身为音乐家,演奏的意义并非炫耀琴艺,而是用音符传递讯息,让乐章在每位听众心里延续下去。」

六岁那年,马友友在巴黎大学举行公众首演。尽管从小就令人羡慕,他不忘时刻提醒自己演奏的意义。「作为音乐家和表演者,我一直不停尝试,并探索如何把我的音乐传递给听众,感动他们。」

跨文化的成长背景

马友友生于法国巴黎,父母是中国人,七岁移居美国。「法国、中国和美国人都说他们各自的文化是最好的;父母也说中国是世上最优秀的国家。既然如此,为何我们当初要离开(中国)?这些矛盾的社会讯息,在我成长期间常有发生。」

这些涉及文化冲击的经历令年少时期的马友友学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看待文化。1976年,他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取得人类学学士学位。「我对人类学特别着迷,因为它探讨的价值体系正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马友友凭借精湛的琴艺、超卓的音乐感及对人类学的热忱,成为蜚声国际的大提琴大师之一。或许会有人对他的文化取态感到好奇,但他却表明自己不想做选择。「我喜欢现在的状态,喜欢以多元文化的方式生活——因为我看到并乐于接纳不同文化的优点和独特之处。」

成就定义一切?

如今已过耳顺之年的马友友,在学生面前自嘲是「多次疏忽犯错的老人」。对于成就,他并不趋之若鹜。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成就吗?」他问道,换来的却是学生们支吾以对。见状,他打趣地站起来,指着身后的布景板笑说:「今天的活动难道不是我与学生『对话』吗?」马友友的提问对入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或许有点艰深,因此他接着说:「我深信人生由不同章节拼凑而成。对于有梦想和抱负的人,我希望以自身力量提供帮助,一起令社会变得更好。」

生活中存在各种对称与不对称,而令生命更有意义的,往往是后者。「那些让你困惑的时刻,正是让你深入认识世界的契机。」

未完待续

对话完结前,马友友即席演奏一段巴哈的《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乐章》。他邀请听众和学生站起来跟着音乐哼唱,并用心感受乐句之间的起伏和休止。他的左手在弦上敏捷跳跃,右手拉弓悠然优雅,用琴音传达丰富的情感。

中大音乐系学生Tina出席对话后,与《走进中大》分享体会时说:「马友友说,在一场表演中,最重要的是观众,而非表演者。他启发了我思考自己学习和演奏音乐的目的,以及如何以大提琴家的身分服务和影响更多人。」同样有幸与马友友对话的中大生Kenneth也分享得着:「我本身也会表演和作曲。马友友对待音乐和社会的态度,让我思考自己身而为人、音乐家,甚至学者在社会上的角色。」

这趟马友友与中大学生的旅程并非只与音乐有关。完场前,他提醒年轻人:「音乐由人类创造,帮助我们确立自我和前进的方向。人生路上,你们要时刻保持好奇心,为问题寻找答案;担任重要职位时,要怀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并仅记寻找真理、建立信任。」

Gillian Cheng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