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员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设立的公益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公布,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获选2023年「新基石研究员」,她是国际知名肠道微生态专家,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项目成立以来「生物与医学科学」榜上的首位及唯一的香港学者。基金会由腾讯公司成立,并独立营运。

该研究项目旨在为一批杰出科学家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支持进行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未来五年,黄教授将获每年资助500万元人民币进行基础研究。

今年共有近600位优秀的科学家参选,经过国内外专家多轮严格的评审后,最终选出46位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和「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成为2023年「新基石研究员」。

感恩获奖  继往开来 成就初衷

对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黄教授感到喜出望外:「此项目的特色是『科学家主导』,没有设定研究项目和期限,给予我极大的自由度。做医学科研,就像是带着天马行空的想法,走进未知的领域,开创未有人走过的道路,以造福病人的初心,将概念转化为临床应用。我将以『饮食习惯如何通过肠道菌群触发慢性炎症及免疫功能障碍』为题,深入探究饮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阐明其对宿主免疫机制的影响,期望开发个性化活菌治疗新方案,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理论。」

一直以来,尖端科研领域上都是男多女少,女医生科学家更是少之又少。今年46名入选者中女性研究员只有五位,比例约10%,作为榜上的女医生科学家,黄教授深感荣幸:「我很多谢大会的评审专家肯定我的工作!我十分感激在科研路上每位扶持我启发我的恩师,亦非常感谢与我并肩努力,共同跨过成功和难关的每一位团队成员。」

黄教授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投身医学基础科研行列,积极发挥创意,共同钻探未知的领域,为全球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突破,更多新希望。

为微生物医学带来范式转变

黄教授生于马来西亚槟城,远赴英国习医并于2009年完成医学博士课程,2010年来港加入中大医学院,现为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及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早前更获裘槎基金会颁授首个以基金会命名的教授席——「裘槎医学科学教授席」。

黄教授在伦敦帝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已开始对肠道微生态着迷,并致力研究炎症性肠病—一种当时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却在亚洲几乎闻所未闻的慢性肠道疾病。就是这种前瞻和不屈不挠的求知精神,黄教授和她的团队率先分析出炎症性肠病在亚洲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并发现香港的发病率于30年间急升30倍,情况堪忧。黄教授加入中大医学院后,领导亚太地区30个国家和地区研究这疾病,带来了区域和全球公共卫生的范式转变。2021年,Expertscape将黄教授列为全球首20位炎症性肠病研究学者。

黄教授在2013年将肠道微生物移植技术引入香港,治疗可致命的肠道感染疾病,并于2018年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是目前唯一向医院管理局辖下40多间公立医院提供微生物移植服务的机构。2019年,她在香港特区政府InnoHK平台的支持下成立了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并在同年成立一所生物科技公司,专注将崭新的微生态科研成果转化成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技术。

研究硕果丰盛  屡获国际殊荣

黄教授的研究成果斐然,于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超过330篇同行评议论文,包括《刺针》和《自然—遗传学》等顶尖医学期刊。凭借出色的科研成就,她屡获国际殊荣,2017年获香港内科医学院Sir David Todd 讲座奖;2020年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乃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获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选为「全球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表示于其领域及出版年份中的引用排名位列全球前1%。黄教授年初更在香港工业总会主办的「香港创新企业家奖」中,荣获「飞跃成就奖」及「最受欢迎奖」,表扬她在创业上展现的非凡成就。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