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让世界看见香港粗犷建筑之美

中大校园拥有本地唯一大型粗犷建筑群

穿梭中大校园,我们不难发现「饭煲」、众志堂学生活动中心、联合书院胡忠图书馆等具备独特风格的大型建筑,经常吸引不少学生甚至游客拍照「打卡」。这些设计与用途兼备的建筑属于粗犷主义建筑,别具研究与保育价值。

《走进中大》邀得《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作者彭展华(Bob Pang)分享他及团队对香港粗犷建筑的研究,谈谈他们如何以「代笔」身份,整理并把香港精英建筑师的作品呈现公众眼前。

彭展华于中大众志堂

粗犷并非冰冷

粗犷建筑在石屎森林中是个巨型、如实,却甚少有人留意的现象。彭展华则对这鲜为人知的领域感兴趣,并形容展开相关研究「纯属意外」。他解释:「粗犷主义 (Brutalism) 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英国急需重建,很多建筑都是在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就地取材建成。」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起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主张建筑是个机器,力求简洁。到了五十年代,人们开始觉得现代主义比较缺乏人性。因此,有英国建筑师开始思索是否能在现代主义的内容中稍作变动,添加人性的元素——粗犷主义因而出现。

「粗犷主义的中文译名好像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印象,但其实它的主张是以『如实』的物料做建筑。」彭展华接着说:「物料和结构是两大主要特色。它们多用在地原材料如木、铁、水泥或混凝土;且结构外露,让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大小一目了然。」

「然而,同样的物料经历时代演变,都有不同演绎。」彭展华解释。「现代人一般觉得石屎与自然环境存在冲突关系,因此出现『石屎森林』的说法。有趣的是,我们参阅文献后发现混凝土在五十年代属于新物料。当时的建筑师把混凝土视为自然物料,认为它只是水、泥、沙的混合物。因此现代人会觉得混凝土建筑很冰冷,也是随着时代演变而衍生的不同看法。」

中大的粗犷建筑

研究始于好奇

彭展华在书中记录20座香港粗犷建筑,揭示它们的过去,叙述它们的故事。谈到研究契机,他直言:「那是2019年 —— 当时我打工超过十年,感觉比较缺乏挑战性,因而想要发掘一些与建筑有关的有趣研究项目。我在Instagram上发现很多世界各地与粗犷建筑有关的帖子,因而感到好奇;且碰巧看见台湾忠泰美术馆邀请了德国SOS Brutalism到当地进行在地展览,就突发奇想:既然台湾也有多个粗犷建筑案例,或许香港也有?」

2020年,彭展华开始着手准备申请Design Trust研究资助的计划书,且获利安顾问有限公司资助;并从社交平台认识志同道合的建筑朋友,包括四名中大建筑系校友。他们组成研究小组,一起钻研和记录这个城市的粗犷建筑。其中丁咏诗忆述:「决定修读建筑前,我已被中大的校园环境吸引,觉得它蕴含独特的人文气息。我希望这项研究能为校园保育作出贡献,把校园粗犷建筑呈现于大众眼前。」

校园建筑展示粗犷美学

中大校园拥有20多座粗犷建筑,是全港乃至全球唯一的大型粗犷建筑群。彭展华与团队在研究和搜集过程中,发现书院建筑与本部建筑的分别。

中大共有20多座粗犷建筑,包括科学馆、联合书院胡忠图书馆、张祝珊师生康乐大楼、众志堂学生活动中心、牟路思怡图书馆及乐群馆梁雄姬楼师生活动中心

「司徒惠为联合书院、新亚书院及百万大道(本部校园)粗犷建筑群进行规划布局。书院建筑有更多颜色的运用,比如把混凝土与白色墙身拼合,也在底层加入鲜艳的颜色,散发较轻松、跳脱的感觉。本部建筑群则不同,它们供全校使用,有更强的地标感,因此全由混凝土建成,以传达稳重的讯息。」

与香港其他粗犷建筑一样,校园内的粗犷建筑亦兼备设计感与实用性。亚热带地区相对炎热、潮湿,需要做好采光与通风,因此香港粗犷建筑相对通透、轻盈,与英国抵御严寒的封闭式粗犷建筑不同。彭展华说:「刘荣广设计的中大众志堂学生活动中心的三角尖顶有天窗,能有效聚合阳光,让室内保持充足的自然光线;地下的多扇玻璃门也能全部打开,达到空气对流的效果。」

粗犷研究的趣味和价值

考察过程中,他与团队也有不少难忘经历。「我们去过一些荒废的地方,比如圣公会青年退修营。出发前,我们没有准确地址,更不能使用Google Maps,手上只有六十年代绘制的图则、路的形状及附近的路名。后来发现该建筑藏于偏僻的行山径中,回想起来也有探秘、寻宝的奇妙感觉。」

研究团队一员、也是中大建筑系校友的麦憬淮分享说:「通过研究粗犷建筑并摄影记录,我以另一身份了解中大第一代建筑背后的人文精神、朴实设计及融入大自然的学习环境。希望大学和学院亦能跟我们一样,回顾和了解这些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珍贵的现代建筑遗产,传承当中的知识,及保护及善用这些有形的教材。」另一校友周狄希说:「我们在过程中参考历史文献、访问相关人士及举办研讨会,尝试发掘更多。」

对建筑师来说,一切与建筑有关的线索都如宝藏般珍贵。「我们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北角堂考察时,多番寻找后终发现保存于抽屉内的图则。半世纪前的图则仍完好保存至今,实在惊喜。」2021年在香港举办展览期间,研究团队遇见一些当年的建筑师及他们的家人,更有幸与79岁的潘祖尧建筑师面谈,弥足珍贵。

「展览包括15座香港粗犷建筑的摄影、文字及手工描绘记录。我们不只是展示建筑物的外观立面,更是强调及呈现我们对建筑物的印象和感悟。」校友刘颂铭说。

「粗犷建筑背后的任务也是一种价值。除了建筑物本身,本地建筑教育培育的精英建筑师,也值得被港人认识。香港粗犷建筑远不只书中提及的20栋,我希望能继续钻研、发掘,或许要出版第二集呢。」彭展华笑说。

/Gillian Cheng
相片由受访者及Kevin Mak (1km Studio)提供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