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佩怡守护大海与珊瑚

自小与大海作伴的崔佩怡,学习和工作都跟海洋结下不解缘。小麦肤色、声线高亢甜美的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助理教授,专研年幼珊瑚和珊瑚有性繁殖,说起珊瑚和海洋,滔滔不绝。当年初入中大研究院,论文导师伍泽赓教授开出数个研究题目,云云生物之中,她对珊瑚产卵的珍贵和奇妙情有独钟,就下定决心,深研这种只在纪录片看过的大海生物。

这位八十后学者说:「研究珊瑚产卵像打仗:牠一年产卵一次,为时数天,错过了,或遇上打风雷暴不能下水,整年的研究都不能做。事前要做无数准备工作,不能出一点错误。」

播种吐露港

珊瑚是古老的无脊椎动物,是水母和海葵的近亲,占大海千分之一,却是四分一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还是学生时,崔佩怡不忍在研究完成后弃掉年幼珊瑚,想到可以养大牠们,放回大海,做到修复,就开始培育工作。更大的原因,则是吐露港赤门海峡的珊瑚悲歌:八十年代初,港府发展沙田和大埔新市镇,吐露港水质受污染,原来八成的珊瑚覆盖率,六年间锐减至低于百分之十,近乎覆灭。1987年起,政府在吐露港展开十年行动计划,水质渐变清澈,珊瑚却没有回来。水质改善后十五年,珊瑚覆盖率仍然低于百分之二。

用微切割技术切成一乘一厘米小块的珊瑚
将切成小块的珊瑚放在底座上,牠们会无缝融合。图中十五乘十五厘米的扁脑珊瑚,由七块一乘一厘米小块经九个月长成。在海中要生成如此大小,需逾十年

珊瑚有性繁殖,是指在珊瑚产卵时收集其蕴含精卵的配子束,让其受精,培育两年后放归大海。无性繁殖则是捡拾掉落海床的珊瑚碎块,护理后让其自行复制长大。崔佩怡带领的团队,是全港唯一掌握珊瑚有性繁殖技术的研究和保育队伍。她在冲绳习得技术,2010年开始培育。2019年,团队首次将一百个有性繁殖得来的两岁鹿角珊瑚放入赤门海峡作珊瑚修复。初次试验,已有鼓舞结果:连同二百个同期移植的无性繁殖珊瑚,存活率至今近九成。一些指标品种如蝴蝶鱼2020年首次游走修复试点,数目由一条增至现时五六条。「指标品种揭示珊瑚状况,要有珊瑚,并且健康,牠们才会来。」更惊喜的,是一年前,这批五岁的珊瑚宝宝产卵,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他们将其配子束收集,现培育第二代珊瑚宝宝。

不得已的修复

纵然成果理想,崔佩怡坦言,修复不是一切:「香港珊瑚得来不易,我们要好好保护现有珊瑚群落。破坏太容易,无论我们多努力,有多少好消息,都不代表成功。保护珊瑚,最重要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如果我们不减少碳排放,珊瑚不会有将来。」团队的角色,是做最终的修复者,建立有力案例,在香港需要大规模修复珊瑚时,提供幼苗和有研究数据支持的技术和方法。

崔佩怡热爱水底摄影,图为她镜下的东平洲(受访者提供)

「现时政府没有珊瑚苗圃,要做培育,需要有种苗和基地,我们就在建立这样一座培育所。团队心态和技术已很成熟,时机一到,就可开展全面保育。」

人生海海

不让辛苦栽种的珊瑚景致,变为昙花一现,研究是最大后盾。崔佩怡的实验室研究如何加速珊瑚生长,增强其坚韧度和基因多样性。当中,微切割技术将珊瑚碎块切成一乘一厘米小块,会令其奇迹般飞速成长,半年时间,等如海中七年。「现在学界仍未清楚分子机制,但相信是牠们把能量全用在修复伤口,故会高速成长。」虫黄藻是赋予珊瑚颜色,与其共生的藻类,团队也在研究虫黄藻和其他共生微生物组合,藉着调控牠们,令珊瑚更坚韧,抵受极端天气变化。

崔佩怡修读硕士课程时已开始分享海洋知识和经验,这位资深科学教育家多年来主讲百多场公开讲座,五度获大学教育奖。「我们是前线研究和修复人员,分享实地观察和经验,有研究数据支持。有甚么比用生命去说话更有力量?」2018年,她创立环境教育为主的珊瑚学院,当中与渔农自然护理署合办的育养珊瑚校园计划,深受欢迎,本年就有廿三间中小学的师生,在校养育珊瑚。连同渔护署,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海洋公园,是团队在修复、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长年伙伴。

崔佩怡是「珊瑚妈妈」,也是三岁半女儿的母亲。事业与家庭都在耕耘期的她,付出十分努力,其余的交给上天。「若尽了一切努力,都功败垂成,我会坦然接受,这是珊瑚产卵研究教会我的道理。」

文/Amy Li
摄/Keith Hiro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