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出新

中大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和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中国研究学科部于4月20日在中大深圳校园举办「华音孔硕——第一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文研究论坛」。论坛为中大(深圳)十周年校庆活动,七名研究生会上发表报告,六名研究生作海报展示,共14名教授参与评议。

开幕仪式由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金佳教授主持,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陈捷教授致开幕辞,欢迎来宾。中大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邓思颖教授随后致辞,希望两校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中文科发展。

论坛上午共有三场报告,围绕中国古典文学和古典文献学,包括中大严瑞彬的《「石遗老子天下绝,谈诗爱山无世情」:陈衍在同光派的身份建构与确立(1898–1916)》、中大(深圳)曹哲的《从「诗史」到「心史」:吴伟业诗歌实践中「两截人」心态的弥合》和中大陈振辉的《〈论语〉之谓「性」的基源问题探析》。

报告之间,师生小歇片刻,共享茶点,与六名展示海报的研究生交流讨论。六份论文海报为中大王雅静的《论现代儿童的发现与压抑——以〈儿童世界〉为研究对象》、王雅诗的《乱世下的女性书写——从〈天地〉看沦陷时期苏青的女性关注》;中大(深圳)梁妍的《红娘与袭人之人物形象比较——兼论丫鬟的身份困境与身份认同》、盛明晗的《梅花可堪恨,花开在天涯——评李商隐写梅诗三首》、王予迪的《入世的奥德赛与异邦想象——兼谈〈刺客聂隐娘〉以间离为核心的创作意识》和王子怡的《萧统,还是肖统?——以「肖」代「萧」考论》。

下午的四场报告,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中大(深圳)苗雨蒙的《光影易象:论周易意象在华语电影中的体现》、中大(深圳)梁倍宁的《「文学蒙太奇」:流动的字与光——以〈酒徒〉为例试论刘以鬯小说的电影感》、中大邹李蕾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中的「京派」文学特色——以沈从文刊载作品(1933–1935)为例》、中大(深圳)杨舟子的《无法抵达的望乡:试论黄锦树小说中的甲骨文》。

在上下午两场讲论中,教授在提问环节针对报告内容提出指导和建议,其他师生亦积极讨论,结合自己熟悉的内容提出见解,气氛热烈。

最后,中大(深圳)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硕士项目统筹邢文教授致闭幕辞,畅谈参与论坛的感受,对筹备过程中两校师生的支持和配合,以及工作人员的付出表示感谢。论坛后,与会师生同游大学图书馆、学勤书院和神仙湖等地。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