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铸芳华
殷巧儿念兹在兹 贡献母校近60载
中大2023年迎来甲子之喜,出任60周年校庆督导委员会主席的殷巧儿(69联合英文/72教育学院英文),带领大学举办近130项活动,共庆钻禧。殷巧儿大学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及副校长,1976至1995年任职香港电台,其间出任教育电视总监,曾主持电视校际问答节目《温故知新》,编导过《铿锵集》等节目,也是资深演员。
她服务社会不遗余力,而且积极参与大学事务,2005年获中大颁发荣誉院士,历任三届中大校友评议会主席,现为中大校董、联合书院校董会主席。她说:「中大是我第二个家,只要母校需要我,我就会义不容辞。」
青葱岁月 志向萌芽
眼前的殷巧儿身穿笔直的西装外套,外套两边衣领分别扣上中大和60周年校庆徽章。她的大学生活在半山般咸道校舍度过,曾参与联合书院学生会,又投入办剧社及大专戏剧活动,1966年获时任院长郑栋材教授邀请,担任十周年院庆餐舞会主席,在希尔顿酒店举行书院首次大型餐舞会,她当年只是大学二年级生,餐舞会委员会还有同级的顾尔言、冯禄德和许冠文。
「我、冯禄德和顾尔言都喜欢戏剧。当年般咸道校舍虽然狭小,我们在简陋的舞台上排演话剧,不亦乐乎。大家都投入书院生活,书院要举行院庆餐舞会,我们也乐意支持。」筹备了几个月,他们把餐舞会办得有声有色。数十年后,他们在联合书院50周年金禧院庆话剧粉墨登场,殷巧儿担任院庆话剧筹委会主席。她和冯禄德亦有合作呈献中大40周年话剧《中大人家》。
戏如人生,制作和演出戏剧可培养合作精神,分析剧本、揣摩角色性格有助于拓展思维和人际沟通。演戏经验令她在教育、传媒和公共服务领域游刃有余。「我感激中大对我的栽培,给予我不少机会探索。我有幸遇上良师鼓励参加戏剧活动,分别是任教英国文学和戏剧的莎士比亚专家John Gannon,以及中国著名剧作家、中文系老师姚莘农(姚克)。」
聚沙成塔 集思广益
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令殷巧儿广结良朋,累积丰硕的人生阅历,也令她决心回馈母校。她担任过中大4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三届中大评议会主席,现任中大校董、联合书院校董会主席,晃眼间已服务母校近60载。「我参与得越多,越觉得值得为母校付出。中大奠下我的人生基础,令我更有胆色和自信,建立广泛的人脉。」
提到出任60周年校庆督导委员会主席,她补充道:「这是回馈母校的好机会。联络上下60年不同界别的校友、同事和社会贤达,凝聚四方才华洋溢的中大人,群策群力,一同纪念母校的甲子志庆。」
督导委员会在2021年12月获校董会执行委员会通过成立,翌年3月召开会议,主力制定庆祝活动总体方向,指导60周年工作小组,以及履行校董会或校长委派的职责。委员会下设「60周年校庆工作委员会」,其下设有五个工作小组,分别统筹校友活动、校庆晚宴、筹款、环球策略及贡献社会的活动。
钻禧活动 绽放异彩
中大上下一心,所有书院、学院、部门都有份组织钻禧庆祝活动。由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大约130项庆祝活动,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中大人一同参与盛事,殊不简单。「难忘的经历有很多,其中之一是2月举行的校庆启动礼,当晚有灯光汇演,也有无人机在天空演出,这在香港高等教育界是创历史先河的演出。幸好天公造美,中大可以顺利完成户外演出,正式展开连串庆祝活动。」
启动礼精心设计了一连串结合科技与艺术的表演,像全港校园首次大型无人机表演,在百万大道上空展现中大地标建筑和标志,如狮子亭及「CUHK60」等字眼,点亮校园;随后以大学图书馆为幕,献上灯光投影叙述中大故事。学生舞蹈团和合唱团也在启动礼上倾情演出,带来美妙的歌舞表演。当晚逾千名嘉宾和员生聚首百万大道,欣赏大学踏入重要的里程碑,共庆钻禧。观看网上直播的校友、教职员和学生超过9,500人,朗月繁星,齐声庆贺。
中大的校庆活动也走进社区,与众同乐。于9月15日至10月17日假沙田新城市广场举行的微型艺术展共展出50件杰作,最瞩目的是中大校园地标展品,包括微型百万大道、「饭煲」、「四条柱」等;当中亦有多项与沙田社区息息相关的作品、香港今昔街景和建筑等,寓意中大和香港一起走过60年。展览共接待逾18万名访客,获得市民广泛好评,本地和内地传媒皆积极报导。殷巧儿说:「这不但是中大人的校庆活动,更把中大历史带入社区,透过传媒带入大湾区,说好中大故事。」
11月举行的马友友音乐会也饶富深意。这位全球知名大提琴家与中大渊源深厚,他在中大30周年时获颁授荣誉文学博士,30年后再次莅临香港出席中大校庆活动,意义非凡。「有赖校庆校友活动工作小组、逸夫书院校友会及中大音乐系的全力支持,我们得以圆满举行这项盛事。这次音乐会不但是中大的庆祝活动,香港市民也可以购票入场欣赏美妙乐韵。」音乐盛宴前夕,马友友更亲临中大校园,与200多名学生对话,并即席演奏,让芸芸学子一睹大师风采。
她欣见钻禧音乐会得到热心校友捐款支持,大学特别成立「中大60周年校庆艺术人才培育基金」,锐意栽培中大的艺术人才。基金将透过资助有志往音乐、艺术及文化管理发展的学生参与相关的学习、实习或海外交流活动,助其奠下艺术事业的基础。
她也难忘12月的校庆晚宴,当晚横跨60年的校友、老师、同学共赴盛宴,逾2,000名中大学生、教职员、校友、内地以至国际的合作伙伴及友好聚首一堂,共同庆祝中大在学术发展及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成就。「感谢校友在宴会上的精彩演出,还有不同年代的校友纷纷合照留念,场面温馨感人。」
回顾校庆活动的筹备过程,殷巧儿认为挑战颇大,既要回顾历史,让大家珍惜传承下来的成果,更要展示中大的优势,展望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持领先地位。「学校经过多年发展,从三间书院发展到九间书院,现有八所学院及研究院,校友总人数接近30万人。」她欣见大学的学术成就骄人,硕果累累,例如QS排名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高踞全球50强等。
殷巧儿认为中大人朴实、诚恳,很多校友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与此同时,他们行事低调,秉持爱心与关怀,默默付出精力和智慧,贡献母校。「中大注重人文精神,校训『博文约礼』,正好反映大家努力求进的精神。中大在教学与学术研究屡创新高,更是最早进入大湾区建立校园及研究院的香港院校,将教育、科研及贡献社会的优良素质,扩展至内地。」
一个甲子是一个循环。她冀望未来大家怀着「承传历史,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未来60年踏出新一步,在科研、文化的传承上继续领先,并大胆创新,利用现有的良好基础,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更多惠泽世人的服务及产品,造福人群。
年轻的中大人刚踏足社会,可能感到很仿徨,以为自己在社会单打独斗。她强调,中大人是很大的群体,大家愿意互助互勉,只要主动联络,就可以找到很多机会发挥所长。「我期望事业有成的中大人指导师弟师妹,并一同贡献母校。不论主修甚么科目,从事哪个行业,大家总可以在中大群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同砥砺前行,为母校再创高峰,协力同心。」
文/Jenny Lau
摄/San
原文刊于《中文大学校刊》2024年第一期,为反映最新情况,部分信息已作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