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的及时雨

赵铌藉可穿戴感应器闯出一片天

《走进中大》走访中大七个获选香港政府「产学研1+计划(RAISe+)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该计划旨在协助本地大学将研发成果转化及商品化,并为每个获批项目提供高达港币一亿元的等额资助。此为报道系列之三。

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赵铌做学问多年,悟出一个重要道理:科技研究项目,都应以实用至上。「我们这些工程学者,相信都有一个共同理念,就是要开发有用的技术。」经过十多年努力,她的研究硕果累累,研发了一系列可穿戴的医疗装置和个人化的人工智能(AI)系统;今年中,她的研究更获「产学研1+计划」资助,打开新的篇章。

赵教授初接触学术研究,已经深明实用的重要。她于清华大学修读材料科学时,不时被媒体对最新科技突破的报导吸引:「四年本科生涯后,我认为自己最喜欢物理。但踏上研究路后,我发现工程学才是我心之所往,因为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脚踏实地,不只停留于纯理论的层面。」她选择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光电工程,毕业后再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人机互动

回国不久,赵教授在《南华早报》读到一篇介绍中大的文章,觉得中大科研的环境很适合她,遂决定加入中大。她表示自己到埗前,从未打算研究感应器;一次对话,却促使她考虑这个领域。当时,她与同事张元亭教授一同评核工程学系学生的毕业习作,闲谈间讨论到她当时的研究项目,一拍即合。两人的专业知识相辅相成,赵教授也因此开始研究柔性电子工程学,希望能应用于医疗保健产品。

赵教授检视其研究项目的机械部分

赵教授向「产学研1+计划」督导委员会提交的研究专案,分为两部份。其中,她与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可穿戴的医疗装置,可透过侦测人体内各种维生指标,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感应器收集的生命表征数据,不只限于大部份人认识的心搏频率、血含氧量、血压等指标,还包括动脉僵硬度等经常被忽略的因素。」

感应器收集数据后,将会建立一个个人化的AI系统,赵教授将这个系统命名为「Dr. PAI」,并补充:「它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之美,以及最先进的感应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现时无处不在,ChatGPT就是其中一例,这种AI系统搜罗大量资讯以产生回应;同样,赵教授研发的AI系统利用各感应器收集的数据,提醒使用者注意健康,也提供减低健康风险的对策。「你越多和自己的系统交流,它就越了解你的身体状况。」

赵教授强调,她和团队研发出Dr. PAI,是希望完善传统医疗服务。在香港,市民较容易获得医疗服务,但世界其他方有很多病患者缺乏这种「及时雨」。她解释:「有些地区资源非常有限,要约见医生难乎其难,香港的公立医院也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我们希望用家在有就诊机会前,可以有方法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有需要的话就可以调整生活习惯或药物的剂量。」

教授强调,她研发的人工智能不会威胁医护人员生计:「我们并非要取代医生,只是希望为病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病人,提供较即时的帮助,了解自己的病况;同时,我们也希望让医生更全面掌握患者资讯,以更深入追踪和了解他们的病情变化。」

赵教授戴上她团队研发的其中一种穿戴感应器

为下一代铺路

对赵教授而言,她开发Dr. PAI等研究项目,只是尽学者的本分。「回想自己读麻省理工学院时,最受学生景仰的教授,往往是那些创立公司,获得投资,并推出有用产品的学者;谁发表了论文,对学生来说反而较为次要。」她认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帮助社会以至全人类,至关重要;而学者研究感应器等科技,是因为有需求:「如果我们最后无法研发出有用的产品,整个学科就会消失!因此,为了让人继续信赖工程学者有价值,我们必须将研究成果商业化。」

十多年过去,赵教授一直坚持研究以实用为优先。她身为电子工程学系副主任,不但负责督导研究生,还亲身指导不少刚起步的研究员。「刚进中大的研究生尤其需要关照,我会鼓励他们寻找新研究方向,探索其他研究项目。」她说自己不是要贬低他们的抱负,而是要他们慢慢了解研究本身的价值,并思考自己的研究如何能造福社会。「看起来不可行也没关系,因为它说不定能化为有用的产品!但我们应该先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个项目根本是否可行。」归根究底,赵教授的研究哲学,离不开这个考虑。

文/Chamois Chui
摄/LCT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