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一片新天地

中大教授首次参与国家南极考察

三位教授将于12月出发加入考察之旅。欢送仪式前几天,他们暂时放下繁重的准备工作,抽空接受《走进中大》访问。国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孙书贤、广州市市长孙志洋、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等官员祝贺在场学者,并寄语他们积极作出贡献。

授旗儀式過後,「雪龍」號、「雪龍2」號極地破冰船在在場歡送的人員目送下,展開為期七個月的中國第41次南極科學考察之旅。破冰船上的船員向碼頭上的人群揮手致意,接着駛離岸邊,徐徐地航向汪洋大海。

各有所长

欢送仪式前几天,三位参与考察的中大教授暂时放下繁重的准备工作,抽空接受《走进中大》访问。今年八月,中大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香港与内地极地研究上合作,让香港科学家首次有机会参加国家南极考察。三位在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接受访问的科学家,分别为地球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周达诚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的文嘉棋和徐子祺教授。同行的研究人员还有地球系统科学课程的刘琳教授,以及两位香港科技大学学者。

周教授多年来致力研究生态系统中的水和土壤,以此发掘气候变化对碳循环产生的影响。他说:「南极冰层含有大量有机物质,但当温度上升,冰块融化,储存其中的碳或有机会释放出来,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今次获邀参加南极考察,教授决定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看看碳含量增加如何造成「负反馈」循环。他管理的实验室有一台庞大的机器,能进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这台质谱仪为全香港解析度最高。教授希望能从南极洲带回样本,并利用质谱仪分析内里物质,研究碳水平上升所产生的影响。

文教授这次到访南极,同样是专注研究南极冰层中的有机物质。不少读者可能会感到诧异,这位恐龙和古生物学学者,何以突然「转换跑道」,对冰块产生兴趣?文教授认为,过去研究化石的经验,在冰天雪地同样适用。他解释,南极冰层含有许多矿物质和石粉,且有不少微生物在活动;他几年前和团队研发的镭射萤光成像 (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 简称LSF) 技术,能将化石中隐藏的软组织照出;教授希望这次旅程也能利用LSF技术展现冰层中的各种生物。他补充:「冰的透明度,让激光射得比平时深。我们计划利用LSF分析南极不同地方采集的样本,然后与大环境中的化学数据比较。」

同属生命科学学院的徐教授则希望透过这次南极之旅探究冰层融化带来的伤害。教授主要研究水银如何造成环境污染;对他来说,南极洲冰层日益缩小是个警号。他在南极考察期间,将驻扎中国设立的长城站,这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北端,随着当地气温近年普遍上升,「绿化」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他说:「绿化后出现的植物,会吸收大气中的水银,并有机会转移到南极的泥土中。」教授曾到访世界各地的树林和沼泽进行类似研究,这次考察算是一种延伸,让他揭示水银对这片净土造成的破坏。

权衡利与弊

极地研究近年颇受欢迎,不少科学家纷纷涌到南极洲,但他们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也引起不少争论。南极科学考察不但干扰当地的自然生态,留下的碳足迹也不容忽视。有鉴于此,教授们又会怎样在科技发展和环境保育之间作出平衡?徐教授专门研究环境污染,认为到南极考察的学者都十分清楚这次旅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但他相信他们会因此而格外谨慎,将自己的碳排放量减到最低。

三位教授观赏「雪龙2」号模型

同行的科学家也表示,虽然他们的研究工作难免对南极洲洁净无瑕的冰天雪地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带来的利益却更为重要。周教授将这次考察比作身体检查,「都是要抽血,打针,过程难免会有一点痛。但最后得出的资讯,对整个身体,整个地球,也非常有用,我们也能因此思考下一步行动。」

研究绝非独脚戏

三位教授都表示对获邀参加南极考察队深感荣幸,虽然香港先前已有科学家到南极洲探索,但这次旅程标志首次有香港学者参与中国政府组织的考察。三位教授希望能藉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也期望能将这些新知识传授予学生。周教授说:「可持续发展是中大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这次考察为我们的研究方向,和中大的极地研究,明确地迈进了一步。」文教授和徐教授则期待与内地科学家交流的机会。文教授认为,研究绝对不是一门独脚戏,「最好的科学研究,总是源于团队合作。因此,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人合作,并以此推动香港的科技发展。」

三位将到访南极洲的教授接受访问。左起:徐子祺教授、周达诚教授及文嘉棋教授

文/Chamois Chui
摄/Keith Hiro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