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斗室到国际舞台 由治人心到医社会
曹文凯教授获中大颁授荣誉博士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曹文凯教授的父母放弃在上海的安逸的生活,并搁下经营多年的化工厂,举家南下香港。他接受《走进中大》访问时回忆说:「当时一家五口挤在港岛区一间狭小的斗室里,那里既没有浴室,也没有厨房。」香港战后生活艰难,他亲历低下阶层如何因恶劣的生活条件而患病,亦目睹祖父母双双罹患肺结核而受苦。
他说:「童年的际遇影响了我对医学、卫生、贫穷和社会服务的思考。」这些经历推动他长大后致力改善健康不平等,关注弱势群体的福祉。
从香港走到世界 从治人到医社会
昔日从上海来港的小男孩经转眼已77岁,成为享誉全球的医生科学家。中大上月向曹教授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表彰他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科研成就,以及带领公共卫生领域革新的贡献。
早年并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高血压和心脏衰竭的病人,促使曹教授投身这领域数十载。他多年来的研究为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A C E抑制剂奠定了基础,他更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疗法开创先河,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受惠。
曹教授说:「获中大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仔』来说意义非凡」。原来他与中大的渊源可追溯至数十年前,他在纽约工作时结识了中大前校董会主席郑维健博士,其后在他的鼓励下,曹教授治下的美国国家医学院2018年启动首项国际健康政策奖学金计划,培训来自中大的杰出学者。曹教授赞赏中大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他又展望该院未来能在癌症、心血管疾病、人工智慧等领域与中大开展更多合作。
然而,单靠革新医疗技术不足以治本。儿时的困境让曹教授深刻体会到经济条件与健康的密切关联,为此他秉持「由实验室转向病床,最终回到社会」的信念,将它体现于美国国家医学院推出的多项倡议上,包括成立「全球健康风险框架委员会」及促进妇女健康计划。他又以自身的行动鼓励年轻医生从医院走进社区,推动防病措施与医疗变革。
「我相信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将在未来十年为医学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问题已不在于我们能否研发新药,而是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受惠。」曹教授相信,医学正朝着终结所有疾病的方向迈进,但社会不应仅仅专注于技术突破,更需思考分配正义、大数据管理、技术风险等问题,以确保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逆境中寻北极星
曹教授今天的成就其实来之不易。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只有一所医学院每年提供60个医科名额,他因未能入读该校而远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求学,在异乡面对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甚至一度因妻子生病而中断学业。
他却没有因为接踵而来的困难而气馁,坚持不懈学习,更加入哈佛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至今出任过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主席暨执行长、担任二十国集团(G20)及欧盟委员会成立的全球健康峰会科学专家小组联席主席。他更是首位华裔的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也是美国国家级学院的第一位华裔院长。
「人生难免面对失败,我们需要接受天不常蓝,重要的是在挫折中习得处世所需的韧力,跌倒了,拍拍身上灰尘,继续前行」,他续说:「这些经历同时令我确信,人需要寻找那颗属于自己的北极星—持续指引你前行的人生意义」,而引领他的北极星正是救治伤患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的心愿。
展望未来香港的医学教育,他知悉本港正研究发展第三间医学院,并认为可参考美国「4+4」(即四年第一本科学位加四年医学课程)模式,让第三间医学院主力招收「第二学位」学生,这样可避免与本地现存两间医学院竞争之余,又能吸纳多元学科背景的优秀学生,提供另一个吸引港人子弟回流的渠道。他笑说:「若当年香港的医学院接受在美国攻读第一学位的学生,我会回来香港发展的。」
大半生走来,从艰苦的斗室生活到踏上国际舞台上,成为带领业界的巨擘,这位「香港仔」用「敢于创新、把握机会、追求卓越」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他又相信这些是华人基因内蕴藏的优良特质,当华人遇上鼓励创新和试错的开放土壤,就会发光发热。
文/朱韵斐
摄/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