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不倦 择善而行
段崇智校长回顾七年中大岁月
热爱音乐和歌唱的段崇智教授,年轻时曾面对一个有趣的抉择:主修音乐,还是踏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他选择成为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家。
在音乐合奏中,众乐手和歌者发挥一己才华,融会贯通,共谱悠扬乐韵。这是段教授追求的精神,他相信不但适用于强调团队合作的科学研究,也能在大学管理方面派上用场。
段教授2018年出任中大第八任校长,至2025年1月7日卸任。任内带领中大应对多方挑战,让大学在各范畴长足发展。回顾七载光阴,他与本刊畅谈与中大如何结缘、任内的难忘回忆,并分享卸任后的展望,及对中大人的祝福。
你在美国从事教研多年,是甚么驱使你在2017年接受中大任命,回到香港工作?
少时在香港,家中经济并不宽裕,但我很幸运有机会到海外留学。父母给我买了一张单程机票,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送别时,母亲含泪叮嘱:「以后学有所成,记得回来贡献香港。」她的话我记忆至今,也是我多年后回香港的原因之一。
我在美国完成学业后,由于当时在香港做科研的机会不多,故我留在当地的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一待便是几十年。直到十多年前,因为与研究资助局的合作,我有了回港的契机,才发现香港的科研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后来到中大当杰出访问教授,进一步认识这所学府。和中大的缘份就像约会,第一次感觉不错,觉得适合自己;再约会数次便「堕入爱河」,所以后来当担任中大校长的机会出现,我便欣然接受。
担任校长七年间,中大在哪些方面的进展最令你欣慰和鼓舞?
大学有三大使命:教育、研究、服务社会。中大近年在这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均令我感到鼓舞和骄傲。
我先谈谈科学研究一环。中大推动创科发展不遗余力,尤其是跨学科研究成果甚丰。例如在2021年我们成立了六所InnoHK研究中心,涵盖健康、生物医学、机械人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将大学的国际级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所用。
至于教育及服务社会,中大在2022年推出的「在学.在职计划」(Co-op@CUHK),是令我很高兴的事。这个计划是本港首个学分制体验式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获得八个月的全薪在职经验,这有助他们培养专业识见及各种软性技巧,提升竞争力。这个计划很受同学和雇主欢迎,实习的同学,毕业后若不再升学,有一半人会选择回到实习的公司工作。今年计划更拓展至大湾区和亚洲地区。
任内你最难忘的事是哪些?
最难忘的事,首先是全校齐心抗疫。新冠疫情长达三年,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大同仁坚毅不挠,渡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令我十分感动,也体会到我们的中大情。在疫情最严峻时期,我和同事每周开三次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付疫情最新发展。各部门紧密合作,搜购防疫物资,并在偌大的校园每个角落清洁消毒。教学方面,中大在疫情初期迅速推出网课,在情况纾缓后逐渐改行混合教学模式,我们亦做了一个「虚拟交流计划」,和伙伴院校共同将一些受交流生欢迎的课程录影、上网,又找文物馆办虚拟展览。很庆幸我们从中取得宝贵经验,并卓有成效,达致甚低的新冠感染率。我要感谢所有教授和员工。
有见疫情令百业受挫,我们在2020年更成立中大支援基金,我与全体七位副校长率先捐出部分薪酬作为起动基金,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刚毕业校友和基层员工渡过难关。
隔离在家期间,我苦中作乐,改编了一些经典歌曲的歌词为师生打气,然后翻唱,用手机录音;尽管由于版权问题,未能作公开播放。例如改编约翰‧连侬的名曲Imagine:
Imagine there’s no virus
It’s easy if you try
Everyone’s back on campus
Laughing and saying hi
我也改编了经典电影《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的主题曲Shall We Dance?的歌词,并将歌名改为Shall We Zoom?,配合疫情期间大学改为网上授课:
So many boys and girls
They all want to go to school
It made me think we can do
Something new that is funShall we Zoom?
On a bright cloud of data shall we fly?
Shall we Zoom?
Shall we be online with good Wi-Fi?
And for sure
When every byte and bit is allowed to fly
Shall we still be together
With PowerPoints and notes that matter
And courses covered
With lots of room
On the clear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kind of thing can happen
Shall we Zoom?
Shall we Zoom?
中大六十周年校庆是另一难忘回忆。由2023年2月起,我们举办一系列活动。「钻禧校庆活动:大学校长论坛」是重点之一,全球顶尖高等学府的领袖云集中大交流真知灼见,中大从中发挥连结中国与全球的独特角色。同年12月,我们更与北京大学合办「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对话」,中美高等教育领袖齐聚一堂,不受地缘政治影响,共同探讨两地的大学在应对全球挑战的议题上有甚么事可以做。这论坛备受国家重视,教育部副部长陈杰教授以特别嘉宾身分发言。论坛已成为年度活动,今年(2024年)我们和北大再在芝加哥大学合办了第二届对话。
能够带领中大人庆祝中大甲子辉煌历史,为大学步入下一个十年奠定坚实基础,我深感荣幸。
你既是科学家,同时也是热爱音乐的男中音。当初你是如何在音乐和科学之间作抉择?你如何看艺术与科学两者的关系?
我在美国Berea College读本科一年级时,修了化学、数学和一些音乐科目,有声乐、作曲、乐理、制作,又参加了很多音乐活动。其实我很喜欢读音乐的,我在学校参加合唱团也表现出色。但音乐界竞争很激烈,难以维生,但我又不想放弃这个兴趣。大一的第二个学期,要决定主修科目,刚巧大学里有一个乐团将会在暑假到不同城市作巡游表演,我决定去试音。
当时我对自己说,如果我入选了,表示上帝认为我应该主修音乐的。唱甚么歌呢?我是中国人,我便选一首中国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最后我没有被选中。我便说,这等于我不应该主修音乐,我决定主修化学,音乐变为兴趣。
至于音乐和科学关系,我会说,音符就像细胞,将每个音符有组织、有智慧地整合,能成为一篇悦耳的乐章。在音乐合奏中,众多的参与者发挥一己才华,通过累积经验与辛勤练习,融会贯通,和谐共享,那是我所追求的音乐精神。这种精神,也适用于讲求团队合作的科学研究,每人在各自岗位发挥所长,通力合作,就能成事。非洲谚语云:「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想对于中大,以至整个社会的运作,也是如此。
请谈谈你最难忘的中大人。
我最难忘的中大人,是30万位遍及本地和海外,对母校极其忠诚关爱的校友。校友事务处的同事告诉我,中大有92%校友的直接联系资料,意味我们有需要时可随时通过电邮、电话等途径联络他们;比例之高,在国际大学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反映校友对中大的归属感。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大有这种凝聚力!
校友也与大学在不少项目上合作,致力促进母校发展。例如环球校友咨询委员会邀请12位来自不同年代、领域的杰出校友定期开会,就大学策略发展提意见,现已举办至第二届。此外还有杰出校友访问计划,我们每年邀请1至3位来自本地或海外的杰出校友回到校园数天,与师生分享其行内睿智及真知灼见,回馈母校。
卸下中大校长一职后,有何计划?
出任校长这几年间,我同时担任利国伟利易海伦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教授,并一直兼顾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担任期刊编辑、指导六名博士生等,卸任后我将继续进行这些工作,以掌握学界最新情况;并会放学术休假,到外地访问,探索新项目和意念。
最近,我很荣幸获任命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大使。我将致力促进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加强环太平洋地区的研究合作。
我也将继续专注于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两个项目:一个是有关脊椎神经的研究,获得创新科技署资助。
另一个是关于疼痛控制,是洪克协痛症研究所的项目。我们研究软骨中的神经生长因子的成因,有望应用于其他痛症的治疗。骨关节炎患者会因软骨组织磨蚀感到疼痛。软骨关节本来无神经细胞,为何会痛?原来当软骨流失,就会分泌神经生长因子,吸引神经细胞移动过去。这是我十多年前研究所得,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组织,会产生很多神经生长因子。如能阻止这些因子出现,便可减轻或杜绝疼痛,这对于病人极为重要,将有助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素。
希望学生、教职员记得你是位怎样的校长?对他们有何赠言?
我是老华侨,我重视传统的中国价值「忠、诚、信」是我的做人宗旨。忠,是我一旦作了承诺、定下目标,就不会背弃本来的决定,无论形势如何转变,都坚持信守。我本名崇智,表字乐克,取其音相近,以Rocky为我英文名。正如电影《洛奇:勇者无惧》(Rocky Balboa)主角所说:「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re hit, it’s about how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大意:受打击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受打击后如何重新站起,继续向前。)诚,是我父母言传身教的美德,指诚实、不说谎,接受现实,不欺骗自己或别人。信,指相信别人和守信用。这些宗旨我虽未能完全做到,但会尽力而为。
对中大人的寄语:我喜见今年中大在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创新高,这是大学上下齐心合作的成果。衷心感谢所有中大同仁的努力,包括学生、教职员,尤其是校友,他们由中大培育,秉承中大的理念和情怀,在各领域服务社会。祝愿各位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文:张家伟、吴卓盈、蔡卓慧
图:L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