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然光下的纹身。B:在镭射萤光成像技术下的纹身

镭射萤光成像技术揭开古秘鲁纹身艺术的神秘面纱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Professor Michael Pittman)与美国谢拉维斯塔科学进步基金会的Thomas G. Kaye联手推动开创研究,利用镭射萤光成像(LSF)技术,在1,200年前钱凯文化的人类木乃伊发现复杂的纹身图案。这些古代纹身描绘了复杂的几何和动物图案,是古代社会的身份象征或精神标志。研究结果已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扩阔了考古学家对钱凯纹身艺术的了解。

A:钱凯纹饰陶器的范例。B:钱凯纺织品的范例。C:钱凯在秘鲁海岸的位置

这个跨院校研究项目突显跨学科研究的力量,也展现了先进影像技术对考古学的重要。古代纹身受褪色的墨水和人体死后腐烂的皮肤影响,掩盖了其原本的复杂图案,令人无法得窥全貌。透过LSF技术在木乃伊皮肤上产生高对比度镭射萤光影像,影像的细节可收窄至0.1至0.2毫米,远超现代纹身技术的解析度,启发了对全球古代纹身的进一步研究。

文嘉棋教授强调这次研究发现只是冰山一角:「LSF技术开启了研究古代纹身的可能性,地点不只限于秘鲁,而是世界各地。我们希望利用LSF技术进行纹身分析,探索隐藏其中的不同文化与历史,并以创新的方式展现出来。」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