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求(约15201583
汉宫春晓图卷
明隆庆二年(1568
水墨纸本手卷,24.5 × 801.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细说晚明江南艺术文化

文物馆新翼展出国宝级文物

2025年3月26日

中大文物馆新翼罗桂祥阁及利孝和陆雁群伉俪展览厅及「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艺术与文化」展览正式开幕,展示文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多年的合作成果。

「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艺术与文化」由中大文物馆与上海博物馆、中大艺术系携手合作,是文物馆迄今最大规模的展览。展览由北山堂赞助,展出共193件珍品,涵盖书画及各类器物,呈现晚明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独具特色的艺文风貌。晚明(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中叶)北方政治动荡,反观长江以南地区富庶安定,遂成为人文荟萃之地。

展览呈现晚明江南城市的文化精英和市民阶层的精致文化生活,展现政事纷纭之下深层的人文精神。展品囊括本地、国内及海外的著名收藏,包括上海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及香港艺术馆。

新馆的实用面积共1,770平方米,可展示各种大型艺术藏品,比如尤求的《汉宫春晓图卷》,细描了绝色美人赵飞燕在宫廷内外寻欢作乐的片段。这幅图卷由一名文坛领袖委托绘制,是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借展作品,以其精湛的笔法描绘销魂女子而闻名。

是次展览的另一精选展品是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的馆藏——张宏《止园图册》。这位擅画山水和人物的明代画家在图册的首页,以鸟瞰方式描绘止园之美,新颖、独特地向世人展示中国园林的魅力。

张宏(1577-1652后)
止园图册
明天启七年(1627)
设色纸本八开册,各32 × 34.5厘米
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藏(1988-463a-h)

明末社会动荡,却衍生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艺风格。当中吴彬的《山阴道上图卷》以其奇幻和变形山水有名。这是一幅画家想象中的景观,描绘了奇异的洞穴和悬崖,如同熊熊火焰,形成「奇幻山水」的独特画境。

吴彬(活跃于1573 – 1620)
山阴道上图卷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设色纸本手卷,31.8 x 86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文物馆新翼及新展览厅项目获罗桂祥基金与利孝和家族的慷慨捐赠。此外,利希慎基金额外捐赠了港币二千万元予中大文物馆,以支持相关艺术教育项目。上周五举行的开幕典礼邀得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女士、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博士、罗桂祥基金主席罗德承博士、希慎兴业有限公司主席利蕴莲博士、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及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主持、负责文物馆新翼设计的严迅奇博士等出席支持。

中大管理层及文物馆场地冠名赞助人代表合照
(左起)严迅奇博士、罗淑佩女士、罗德承博士、利蕴莲博士、卢煜明教授及中大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教授出席罗桂祥阁开幕典礼醒狮点睛仪式

校友罗淑佩女士致辞时表示︰「多年来,我们乐见中大文物馆的持续发展,同时亦见证着香港跃动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历程。今天,有幸出席中大文物馆罗桂祥阁及利孝和陆雁群伉俪展览厅的启用典礼……我相信日益完善的中大文物馆亦将成为香港的独特魅力所在,吸引更多市民和访港旅客,为大家提供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体验。」

是次展览是「山城春分行」的活动之一,由即日起至7月20日开放予公众参观。3月至4月期间,「山城春分行」将凝聚中大师生、校友,携手合作,呈现多元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按此浏览更多展览详情。

文:郑可祺
相片由中大文物馆提供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