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欢迎阅览第六十二期《走进中大》。

上月底,我非常荣幸获邀到美国出席由当地母婴健康领域权威组织出生缺陷基金会举办的颁奖典礼,获授2025年「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发育生物学」。这个荣誉的历届得主都是在妊娠、分娩及胎儿发育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成果的科学家,能够加入他们的行列,让我感到无比光荣。在我而言,能够成为该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意义殊深,这表示华人科学家在推动全球医学进步所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我希望跟一直以来与我并肩同行的研究团队及许多国际伙伴分享这份荣誉,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能携手为改善全球母婴健康而奋斗。无创产前诊断技术发展成全球孕妇产前检测的标准,是我科研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个奖项是对我研究工作的一份极大鼓舞,将激励我进一步与全球同侪合作,把尖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为世界带来深远影响,为人类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出席于美国举行的出生缺陷基金会颁奖典礼,获授予2025年「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发育生物学」。

智慧交汇

中大日前宣布将于2026年二月主办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年会暨展览,为大学的全球参与工作树立一个重要里程碑。APAIE年会暨展览是世界三大国际教育会议之一,云集国际教育翘楚、大学领袖、政策制定者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高等教育的热门议题及新兴趋势。中大作为APAIE的创始成员,亦曾于2013年主办APAIE年会,以庆祝金禧校庆,当届年会取得空前成功,时隔13年,我们十分荣幸能再次主办这项国际教育盛事。3月27日,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及中大代表于印度德里举行的2025 APAIE年会暨展览交接仪式上,接过APAIE旗帜,标志着中大正式接任下届主办单位。中大一直致力建立广泛的全球网络,多年来在国际教育、学生交流和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2026 APAIE年会能为我们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使我们推动环球协作的工作再创高峰。相信在特区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香港旅游发展局,以及其他七所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支持下,中大定能透过举办这项具深远影响力的国际盛事,进一步建立「留学香港」品牌,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领先地位,让本港与全球伙伴共建联系。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右二)及中大学术交流处处长范瑞欣女士(右一)于2025 APAIE年会暨展览闭幕仪式上从APAIE主席Venky Shankararaman教授(中)手中接过APAIE旗帜,象征中大正式接任下届主办单位。

内地合作

本月初,我有幸接待多个内地代表团到访中大。4月1日,中大在校园举行「第15届中国科学院院士访校计划暨院士讲座系列」。由国家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者郭华东教授率领的代表团到访中大理学院,与不同学系的学者会面交流,拓展合作机会。其中六名中科院院士更应邀主持一系列公开演讲,向数百位学者、研究人员、中大及其他院校的学生和公众人士分享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地球科学、数学与物理及技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心得。「中国科学院院士访校计划暨院士讲座系列」自2007年起一直举办至今,中大衷心感谢中科院的鼎力支持,让这项年度重点学术活动得以延续,促进香港与内地学者的知识交流。

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右十)及大学成员欢迎由国家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者郭华东教授(右九)率领的代表团到访中大,参加「第15届中国科学院院士访校计划暨院士讲座系列」。

我很高兴日前在校内与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的代表会晤交流,该中心是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振宁教授于1985年倡议成立的非盈利机构,旨在促进香港与内地及海外单位的学术交流。多年来,中大一直与中心紧密合作,举办学术交流访问和研讨会,鼓励本地研究人员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并在校园内培育内地科研人才,推动香港创科发展。此外,不少来自内地的中大学者,亦获得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负责执行的「香江学者计划」资助,在港从事博士后研究及接受培训。我很荣幸能与中心代表团见面,亲自感谢他们长久以来热心推动香港与内地科技发展及协作。

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左四)及大学成员与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董事兼总裁徐海山先生(左三)及中心代表会晤交流。

药物是把研究成果转化以造福社会的一个上佳例子,中大一直积极与政府机构及医药业界保持合作,以发掘相关研究资助及人才培育的机会。4月2日,我有幸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代表会面,该局是负责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官方机构。特区政府在2024年的施政报告中强调必须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生产力,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临床试验及应用,说明了香港与内地加强交流的重要性,以共同打造药品科技发展枢纽。这次我们与内地药物及医疗仪器监管机构官员的会面,能让中大思考如何让大学的研发工作更配合国家的标准及发展计划。我们期望进一步加速生物医学及制药研究成果市场化,以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以外地区的健康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右)欢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先生(左)率领代表团到访中大。

仁心至善

本月初,中大举行「刘达泉华人脑衰退疾病科研中心命名典礼」,向慷慨支持中大研究发展的华创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达泉先生致意。刘先生的热心捐助,使中心能致力为本地华人研发崭新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以应对与年龄相关的常见脑退化疾病。刘先生的善举盛载着他对患者的关怀,以及对建立健康社会的殷切盼望,中大十分荣幸能得到他的大力支持,鼓励我们全力以研究改善人类健康。我深信中心将不负刘先生之名,继续在脑退化症研究领域追求卓越,加深对华人阿兹海默症的了解。我们期望中心开拓新学术领域,将研发的检测方法普及化,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我们亦希望提高公众对认知障碍症的认识,鼓励市民关注脑健康。

中大举行「刘达泉华人脑衰退疾病科研中心命名典礼」,向慷慨支持中大推动华人脑退化症研究的华创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达泉先生(右五)致意。

我期待在下一期《走进中大》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故事。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卢煜明教授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