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文化交汇的乐章
校园音乐比赛促进多元
2025年4月16日
音乐是通往世界的语言。中大上月举办音乐比赛「CUHK’s Got Talent」,为学生提供展现创意和才华的平台,同时推广校园多元共融。
比赛由学生事务处和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联合主办,吸引超过60名本地、非本地及交流生参加初赛。晋身决赛的十强队伍于3月27日晚上使出浑身解数,在逸夫书院大讲堂上演一场音乐和文化的盛会。各队以独特的方式演绎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法国音乐剧、日本动漫歌曲和西方爵士乐等,为观众和评判带来一个难忘的晚上。
本地学生李敏慧(页首图片,右)和黄凯琳(页首图片,左)组成双人组合K4,演绎韩国女子组合「少女时代」的出道曲《再次重逢的世界》。她们以充满活力的表演赢得观众和评判肯定,获冠军及最佳应援团大奖。赛后,二人沉醉于喜悦中,与《走进中大》分享参赛感想。就读人类学四年级的李敏慧说:「我们起初以轻松的心情报名参赛,从未想过能获奖。在南韩,《再次重逢的世界》经常出现在寓意团结和希望的集体活动。我们把这首歌带上中大舞台,望能给予观众追逐梦想的勇气。」
与原唱不同,K4选择传统韩服为表演服装,就读心理学四年级的黄凯琳解释背后的心思:「韩服是韩国传统服饰,通常于节庆时穿着。我们希望让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了解韩国文化,对我们来说也是新颖、有趣的体验。」她也认为音乐是传递情感的媒介,也是世界的共通语言,把不同国籍的人连结起来。「参加CUHK’s Got Talent让我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新朋友,令我感受到中大人在校园内互相扶持,不分种族,不分性别。」
来自土耳其的交流生Omer Ege Ozyaba以精彩的乐器演奏赢得最佳文化多样性展现大奖。他以土耳其传统弹拨乐器巴加马弹奏《Anadolu kaşık havası》,一首以木汤匙作为敲击伴奏的民间舞曲。

Omer分享说:「我自六岁开始自学吉他,现在会弹12种乐器。小时候的我没有接受正规音乐教育,因此不懂阅读乐谱。离开家乡安那托利亚(位于土耳其东部,是该国最大的地理分区)后,我不论到哪里,都一直随身携带着巴加马。」Omer修读计算器科学,在加拿大接受教育,现以交流生身分加入中大的大家庭。他相信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并喜欢透过音乐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跨越语言界限。
修读酒店旅游及房地产一年级的本地学生黄漪琳获得亚军及最具人气大奖。她演绎Ariana Grande, Jessie J 和Nicki Minaj的歌曲《Bang Bang》,结合节奏蓝调、说唱和流行音乐元素,为观众带来活力四射的舞台。

黄漪琳说:「这首歌的三位原唱歌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携手展现多样的音乐风格。我希望以歌声引起观众共鸣,感受到喜悦和热情。」与其他参赛者一样,她也深信音乐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即使没有歌词,旋律本身也能讲述一个故事,就如表演者向听众分享情感经历一样。我在这个比赛中认识了不少非本地朋友,我也从他们的歌声和乐器中听到独特的文化故事。」


香港流行音乐作曲家、编曲家及音乐监制伍仲衡是这次比赛其中一位评判。他向参赛者给予宝贵意见和评语,并分享说:「我十分享受学生们的表演。看着你们在舞台上演出,不禁让我想起大学时期参加音乐比赛的时光。」

大学辅导长高永雄教授说:「学生的精彩表演让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展示创意和才华,突显中大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学生事务处处长谭绮琳也表示,希望不同国籍的学生携手合作,建立深厚友谊。
文:郑可祺
图片由学生事务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