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等教育的佼佼者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畢傑恩獲中大榮譽博士銜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公立大學,除了學術成就出眾,也以多元共融的校園文化見稱。校長畢傑恩(Gene Block)教授說,他17年前上任時,給自己定下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擴闊收生地域。
他說:「當年我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加州居民,他們多來自基層,未曾出國遊歷,暑假也不能負擔到外地旅行的開支,要做暑期工賺取生活費,這樣令他們缺少了重要的國際體驗。
「我認為,學生的國際體驗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出國遊歷,其次就是和國際生交流、共同生活。既然出國不是人人負擔得起,我們就着手增加國際生名額。」
現時,UCLA有逾5,200名國際生,來自106個國家。中大多年來是其交流夥伴,合作範圍包括交換生計劃和不同的學術交流活動。另一方面,在他帶領下,UCLA近年積極招收來自弱勢社群或少數族裔的學生,推廣校園種族和諧,廣獲高教界好評。
上月,中大向畢教授頒授榮譽法學博士銜,表彰他在國際高等教育界的貢獻。出席典禮前,他接受《走進中大》訪問,分享他在任內增加校園多元性的想法,和大學如何透過研究和社會服務提升人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畢教授一直倡導高質素的普及高等教育。自2007年擔任UCLA校長以來,他以推動卓越學術、參與社區建設、建立多元校園和確保大學財務穩健為首要任務。UCLA現時有46,500名學生(等同中大學生的兩倍多)、5,464名教職員,連續七年成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排名最高的美國公立大學。
畢教授認為,大學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兩者都要處理種族歧視,針對黑人、拉丁裔、阿拉伯裔、猶太裔或亞裔的歧視在校園時有發生。「同學來自不同家庭,成長過程中,家人的偏見會留下印記。我有同事說過,消弭偏見是畢生的課題。我們很努力做這方面的工作,組織了不同活動讓學生瞭解同學的背景和其他族群的歷史。」
每年,畢校長會帶領學生領袖到華盛頓考察,探索不同的公共議題,包括種族和移民,與國會議員、白宮官員和倡議團體交流。他們也參觀相關歷史遺址和博物館,了解不同族群的歷史和文化。
UCLA與中大建立了悠久的夥伴關係。除了交換生計劃,中大人文學科研究所也與該校的亞太研究中心結為策略夥伴,多年來進行學術交流。畢教授為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前主席,去年參與中大舉辦的泰晤士高教育亞洲大學高峰會擔任講者,其後出席中大六十周年校慶晚宴。
香港銳意發展為國際高教樞紐,畢教授對此甚感樂觀。「香港有很多具實力的研究機構,加上地理優勢,確實有能力成為亞洲的教育樞紐。香港唯一的競爭對手是新加坡,他們也積極準備招收更多國際學生。」
他續説:「中大近年在國際高教界表現矚目,只要大學能把國際生增至相當數量,讓他們感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並提供他們感興趣的課程,校園多元化和國際化是大有可為的。」
畢教授在UCLA展開了關於抑鬱症的「大挑戰計劃」,旨在加深了解、預防及治療抑鬱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呼籲各大學為國家以至全球面對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UCLA決定專攻精神健康。
本身是神經科學專家的畢教授說:「抑鬱症是全球性的重大疾病,每個社會、每個人口組別都有人患上抑鬱症。美國關注抑鬱症的中心和項目為數不多,所以我們決定,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這項計劃包含多個元素,包括研究抑鬱症和基因是否有關,診斷和及早治療的方法,以及如何幫助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學生。其中,學生可選擇定期填寫網上問卷,每次30分鐘,看看自己有沒有抑鬱症徵狀。有需要的學生會獲派一名學生同伴協助,約見輔導員。校方正將這服務擴展至資源較少的社區學院,支援它們的學生。
計劃的另一重點,是大學與蘋果公司合作,參加研究的大學職員和學生同意讓手機或其他穿戴式裝置追蹤他們睡眠、運動、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分布,再讓公司開發一個偵測抑鬱症的程式。
現年75歲的畢教授將於本月底卸任校長一職,重拾他對人體生理時鐘的研究。他希望探索老化對睡眠的影響,尤其針對患上神經退化性疾病如亨廷頓舞蹈症、柏金遜症、阿茲海默症等的病人。若這些病人晚上可以睡得好,其照顧者的負擔將大大減輕。
他笑說:「我餘下做研究的時間有限,我希望集中精神在臨床課題上。做一些成果可以應用的研究,應該會更加好玩。」
文/吳卓盈
圖/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