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更见精彩——Helga Nowotny教授

Helga Nowotny教授的教研生涯跨越法律和社会学,更是科学与技术研究方面的先驱。她积极参与科学与创新政策制订工作,自2010至13年,出任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理事会于2007年成立,教授有份玉成其事。作为创始人和主席,她确保组织由科学家治理,洞悉研究人员所需,并涵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自成立迄今,理事会资助逾一万二千个项目和一万多名研究员,包括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

Nowotny教授成长于第二次大战中的奥地利维也纳,战火的洗礼使她对世界的运作充满好奇。在家庭尤其是母亲的鼓励下,成为少数考进维也纳大学的女生,1959年取得法理学博士学位。1960年代中期,她与丈夫移居纽约,由于难以在当地觅得契合其法学背景的工作,毅然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师从现代社会学之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毕业后,先后在维也纳、剑桥、柏林和巴黎等地开展教研工作,作育杏坛。

教授对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兴趣,始自其在休学年前赴剑桥,担任「科学、技术与信仰」一课导师。在近日出版的《未来的错觉:人类如何与AI共处》,她疏爬人工智能的角色及其跟人类暗昧不明的关系,提醒我们,科技原为人透过创新,拓展能力的求索,自有书写开始,人类演化便离不开科技。面对科技的奇迹和威胁,她指出我们应对人工智能有所规管,并深信未来绝非命定,人可以绸缪更好将来。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智慧,而未来,需要智慧——最后一句,是教授不满人工智能创作的俳句,在机上从容写就的诗句。

Nowotny教授未能出席典礼,大学以缺席颁授方式向她颁授学位。

分享文章:

欢迎大学同仁向《走进中大》投稿,请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讯新知」的英文字数上限为500字,中文为700字。提交前,请先参考《走进中大》文章的内容及格式。

若提交内容获采纳发表,我们将联络投稿人。请注意《走进中大》保留决定是否发表内容及对内容作编辑的权利。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