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北山十寶》——匠心傳承五十年

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與中大文物館合作出版的《北山十寶》於2022年5月誕生,重現文物館庋藏十種已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稀有宋拓珍本。《北山十寶》是書法藝術、刻帖工藝及印刷技術的結晶。這一批珍貴藏品以及南宋丞相游似(?-1252)舊藏十種《蘭亭序》拓本(簡稱「游相蘭亭」),將於文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合作籌劃明年於北京舉行的宋拓珍本特展中展出,可見本港珍貴文物藏品的重要地位。

1973年起,「北山十寶」經過二十三年才相繼入藏文物館。這些珍本刊刻年代早至東漢、晚至南宋,當中不少原碑或帖石已蕩然無存或殘損嚴重,「北山十寶」的文物價值不言而喻。自金石學大盛於宋代,金石拓本與刻帖成為士大夫及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直至清中期這風尚才南下至廣東,不少作品來自嶺南先賢,有助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淵源。

文物館研究員何碧琪博士於2015年負責「北山汲古:碑帖銘刻拓本」的展覽策劃及圖錄編撰,向公眾介紹七十種館藏善拓精品,展覽及圖錄正式使用「北山十寶」之名號。為了更加生動介紹這一重要的中國書法文化,當年文物館邀請拓碑專家拍攝製作拓本的步驟,何博士為大家介紹拓本的歷史價值。按此觀看影片。

2021年9月是文物館金禧館慶,文物館計劃與國家圖書館出版「北山十寶」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王燕來先生、文物館設計主任盧君賜先生與何博士數次磋商選紙、原拓尺寸、色彩、色溫、光度、對比等,團隊更多次赴天津印廠審閱印稿及調試油墨。在各方同心協力之下,《北山十寶》終於在文物館五十周年年度之內問世。

設計者以「北山十寶」字樣精心設計花紋,訂造類似織錦的綢布作為封面,以書畫鑑定學者傅申教授「北山十寶」書法作封面題簽 (來源:中大文物館)

利氏昆仲資助中大建立中國文化研究所及文物館,北山堂創辦人利榮森博士更一直為文物館充實碑帖、書畫、陶瓷等藏品,這蘊含著北山堂對於弘揚中國文化代代相傳的堅持及熱忱。利榮森博士嘗言:「余向感文物館庋藏及展覽之要義,旨在中國文化之繼承發揚,兼及中國文物藝術之鑑賞研究;既服務於社群,亦有助於學術。」《北山十寶》問世見證了五十年前北山堂愚公移山的睿智及遠見,亦是對國內碑帖研究社群與學術界的回饋。更多詳情,請瀏覽此處

中大文物館於1971年9月開幕,利榮森博士(1915–2007,右圖)擔任管理委員會主席 (來源:中大文物館)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