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你我手中

戴沛權教授細說由下而上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教育

可以簡單講述你的研究嗎?就你所見,人類對環境有甚麼影響?

我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氣候變化、空氣污染、糧食安全、樹林保育等環境議題,我都有涉獵;具體來說,我在研究這些課題之間的關係。地球面對千種百樣的難題,而人類可謂「老是常出現」,且往往是問題的癥結。這裏說的人類除了指政府和大企業,也包括像你我的普通人。

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實實在在,當中包括人命損失。如先前提到,日益增加的肉類消耗導致微細懸浮粒子量上升兩成;因為這兩成的增長,每年多了足足九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早逝。氣候變化的惡果絕非危言聳聽,看看近年全球各地發生多少極端天氣和山火、帶來多少死傷、導致多少人流離失所就知道。

所以說我們常把環境問題掛在嘴邊,談的除了是花草樹木的未來,也關乎我們自己和人類整體的未來,對落後國家的人民影響尤甚。氣候變化不止是環境問題,更與貧窮和公義議題掛勾。

戴教授近期研究有關植樹及森林管理對氣候的影響

那我們應採取甚麼行動?

既然人類是問題的癥結,我們自然有能力解決問題。看看2008年金融海嘯和近年疫情期間,人類社會活動大減,空氣亦立即變好。有見肉食對空氣質素和氣候的影響,我們建議大眾參照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奉行多菜少肉。這項建議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它讓普羅大眾知道不一定要靠政府和大企業行動,自己也可以參與拯救環境。

你如何走上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教學之路?

我小時候很喜歡昆蟲,但後來發現比起研究專注某些物種,我對整體大局更感興趣,希望探討生命之間的相互連繫。這想法亦促使我放棄讀醫,選擇修讀環境科學與工程。我希望解決更大的問題,這或許能拯救更多生命。

於是我到麻省理工唸理學士課程,再到哈佛修讀大氣科學博士學位。當我還在麻省理工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得悉中大剛開辦了地球系統科學課程。我一向熱衷教學,亦希望繼續參與科學研究。中大教育與研究並重,充分讓我們全面追求自己的熱情,我非常感恩能夠加入中大。

2019年,戴教授獲選為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

2016年一次訪問中,你提到曾想過離開學術界,去為環保機構做前線工作,是你對教學的熱愛驅使你堅持下去。你認為教育與直接參與環保有何異同?

當我還是博士生的時候,曾掙扎應否投身國際建設項目,為發展中世界推動環保,作出直接而比較即時的貢獻,還是該留在學術界,透過科學研究,為對社會帶來較大且較深遠的影響。神學家布希納的名言啟發我重新思索人生目標:「上帝呼召你的地方,就是你最大的喜悅和這世界最大的飢渴相遇之處。」我得到真正的感召,立志從事教育和研究,一方面裝備及啟發學生尋找人生目標,另一方面幫助世界解決尤其影響貧窮人口的迫切環境問題。

於我而言,可持續發展教育讓年輕人知道解決氣候變化實在是刻不容緩。若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決定奉行綠色生活,或在發展事業時多從推動可持續發展角度思考,甚至是立志從事環保工作,教育便成了一趟改變人生的旅程。

作為大學通識教育部副主任,你負責領導中大推行SDG學習計劃。你能簡介此計劃嗎?

SDG學習計劃作為貫穿大學通識教育四範圍的脈絡,讓學生體會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與各個生活層面息息相關,人人都可以幫手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

我們將會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式學習及服務學習機會,讓他們參與社區為本的計劃,既有助個人成長,亦能切切實實地造福社會。我們亦將於「與人文對話」及「與自然對話」這兩個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中加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讓中大學生透過閱讀經典名著,了解廿一世紀地球和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並探討如何提高人類的生存機會。

中大UGEC2916:認識都市農業課程學生

相片提供/戴沛權教授、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處

全文刊於《吐露.永續》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