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香江夢華錄

跟黃佩儀由臥遊香港,聊到藝術教育和推廣

古代中國的生活和審美,跟現代截然不同。傳統中國藝術是文物館的勝場,要現代人進入古典世界,她會否覺得困難?

「古代藝術家和工匠都是人,他們一些心情,我們會有共鳴,一些器物,原是生活用具。這是切入角度的問題,不是要將事情變膚淺,而是找一個大家都有共鳴的角度。」

訪問中多次說「美好」,黃佩儀的心,馴良簡單。嚮往美好,同時處事務實,入職文物館七年的教育—推廣與傳訊主任,工作內外,日子過得愜意,前兩年開發的《時光藝遊舊香港》網遊平台,最近揚名國際,獲國際博物館協會大學博物館與藏品委員會年獎大獎,中大成為大中華區首間大學膺此殊榮。2020年秋天,文物館舉辦《香港印象》展覽,展出本港上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的畫作和照片。疫情下,不能如常開放的博物館紛紛另尋出路,展覽前十個月的籌備期,黃佩儀的組員、項目助理郭海晴想到用三維Google Poly平台,將展覽的文學選段、風景畫、彩色幻燈片和影片,嵌入Google街景中,今昔對照。觀眾透過熒幕,就能遊歷新舊香港。

《時光藝遊舊香港》Google Earth平台景點——獅子山下人家

每當變幻時

創作力量和幻想豐沛的團隊,令黃佩儀快樂感恩。有了驚艷的想法,之後是一磚一瓦,埋首創造。郭海晴和文書助理林潤恒負責配對展藏和街景,她和助理主任譚蕙則主力製作和翻譯《舊香港旅遊攻略》導賞小册子,以旅遊天書形式貫串藏品。裏面,畫藝精深的畫家,成了每個人的可親旅伴。但這臥遊項目的獨特,在於在實體展覽以外,有了鮮活的生命:2021年中,原來的網上平台關閉,黃佩儀接手,將九龍路線搬至Google Earth平台。搬遷,不是依樣葫蘆,而是給予新生命。

「Google一直有新的街景相片,這些開放平台的美麗,在於容易修改,你可以不斷改良,讓它演化,這是很美好的事。」每件展品都有不同摹畫角度,搬遷期間,她在網上踏遍青山小徑,對照舊照和舊影片,研讀資料,細閱網上討論。那時她在家工作,婆婆在後面一路看孫女尋找風景,一路給予珍貴指點。「那一刻完全感受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上年紀的人指點很重要。」

黃佩儀和她的組員:林潤恒(左一)、譚蕙(左二)和郭海晴(右一)(受訪者提供)

「其實這項目最注重感受,運用近乎親身體驗的方式,將藝術和我們生活的社區連繫。」以宋皇臺為例,原在馬頭涌海邊的巨石被切割成石碑,遷至現址。選擇畫作跟碑石現址配對,而不是舊址,是想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今昔滄桑。

回憶,就是愛

召喚感受,是展覽的終極意義。作者已死,是一種看法;圓融去理解,優雅掛在展廳的創作,只是未完成的作品。意義,需要畫家和觀眾共同譜寫,一個人,一個故事,合起來,就是浩瀚生命景致。團隊為網上藝遊和展覽,開設「香港色香味」Padlet互動專頁,邀請觀眾抒發感受。

宋皇臺象徵香港與中原王朝的聯繫,畫家往往透過藝術創造,寄託鄉關之思。吳梅鶴《宋王臺圖》(1928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北山堂惠贈,藏品編號:2001.0092)以傳統筆墨,將古代遺址描畫成開闊鄉間景致。遊歷所見,化為紙上尋幽探秘的想像之旅

「四十至七十年代成長的港人,會抒寫跟地方的一些深刻回憶和感受,我們希望放在網遊頁面。」剛搬遷至新平台的九龍路線,廣受評委青睞,景點更多的港島和新界線,黃佩儀希望在一兩個月內完成。

為了美好的遇見

戴別緻心經口罩、對文創產品着迷的文史愛好者,在中大修讀翻譯本科和哲學碩士,因緣際會加入文物館,跨界是她離不開的主題。「翻譯和藝術教育及推廣的共通點,是搭建橋樑,令本來沒有機會遇見的人相遇,繼而溝通互動。」

「你有多相信交流這回事?」

「讀過翻譯理論,你就知道溝通很多時候是假象,只有盡量貼近,但這種力求貼近的掙扎,都很美好。」她坦然答。

跟組員在文物館社交平台撰寫中英貼文,連結生活和館藏、攝製跨領域和學科的影片系列,接觸不熱衷藝術的人、構思有趣點子,是黃佩儀在藝術世界的美好掙扎。令人意外的,還有「學科交響」計劃——疫情前,她走訪不同課堂,介紹館藏和學科的關連,比如材料科學和古代工匠相關知識、仕女畫和性別研究。在山城用心耕耘,源自一個挫折:畢業禮時節辦活動,有畢業生從未到過文物館。「我想改變這情況,」她委婉道。「文物館屬於中大,屬於大家。我希望逛文物館,會是同學畢業時的回憶。」

文/Amy Li
攝/Pony Leung & Matthew Wu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