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改變命運

陳國基助基層學童看得濶 走得遠

一支六十元的木結他,一個學樂器的機會,為學生時代的陳國基帶來難忘的經歷。現職政務司司長的陳國基出身基層,初中學會了結他後,喜歡自彈自唱、和同學「夾band」(組樂隊),並在青年中心義教。有一天,他心生一計:「不如我將流行曲寫成結他譜印製成書,看看能否賣到錢?」結果歌譜在書報攤賣個滿堂紅,他和三名同學每人分帳幾千港元,以當時的生活水平來說相當可觀。

現為政府第二把交椅的陳司長表示,當年幸得學校給予學樂器的機會,報攤批發商又不小覷他們這些黃毛小子,願意代為寄賣、七三分帳。他們首先找了公司印刷,每本歌書成本九毫,定價四元。「我好記得,我們幾個中三、中四生上報攤批發商的辦公室商討,對方還對我們的書能否賣出,半信半疑。我們就說即管試試,賣不出便把書收回。後來又有人教我們在書上賣廣告增加收入,讓我學會不少做生意的知識。這樣就做了兩三年,直至有同學赴外國升學。」

年青的陳國基(右)熱愛結他,常自彈自唱,與朋友組成樂隊(受訪者提供)

陳國基上月來到中文大學出席共創明「Teen」計劃活動,並接受《走進中大》訪問。他向以處事圓滑、幹練見稱,他說他的技巧和經驗早在學生時代積累:「我在學生時代的生活經驗和學到的技巧對我一生受用。生活經歷對年青人成長很重要,我希望共創明『Teen』計劃能讓初中生開拓眼界,像段崇智校長所說,看得濶,才能走得遠。」

陳國基年幼時與父母和五兄弟姊妹居於西環板間房,四歲那年,一家遷進當時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彩虹邨。中學畢業後,他升讀樹仁學院(後來升格為樹仁大學)社會學系,為幫補家計,課餘在賽馬會電話投注中心工作。雖然是兼職,陳因工作表現良好得以晉升為中心主任。「我要管理員工,也要處理投訴,做記錄,找出問題原因,提議馬會如何改善——這些技巧和今天大同小異。所以exposure(接觸面)很重要。」陳畢業後加入政府入職助理入境事務主任,2011年出任入境事務處處長,2017年出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去年出任政務司司長。

陳國基於彩虹邨長大,做手機殼生意的街坊好友特別為他造了印有屋邨相片的機殼

共創明「Teen」計劃去年八月由陳國基宣布推出,旨在扶持來自弱勢社群的中一至中三學生,尤其是劏房戶。第一期共有2800名學員參加,較原定目標超額收生四成。計劃由政、商、民三方協作,透過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計劃和財政支援,推動學員開濶視野,建立正向人生觀,為未來定下目標。陳國基說,招募義務友師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熱烈反應,有三千多人報名,當中包括中大的老師,如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

陳國基從部分友師口中得知,有參與計劃的初中生生活經驗非常貧乏,例如有住深水埗的學生,甚少離開過自己的社區;也有中三生未試過用刀叉進食。「有友師帶他們吃西餐,又送他們一份刀叉。但我提醒友師不用帶學員到太昂貴的酒店吃飯——我們不需鮑魚、燕窩,也不用派錢,只要和他做一般年輕人會做的事就好了。」

陳國基(右五)1月14日出席共創明「Teen」計劃於中大的首場活動,校長段崇智(左五)亦在場歡迎學員
中大男子排球隊成員與共創明「Teen」學員打球(大會圖片)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左一)、陳司長(左二)及段崇智校長(右一)與學員交流

中大是第一所就計劃與政府合作安排學員訪問校園的高等院校,將於今年內舉行連串活動,讓學員有機會與中大八間學院及九間書院的代表交流。首場參觀活動已於陳司長到訪那天在中大教育學院舉行,有約一百人參與,包括學員和他們的友師、中大師生等。

陳國基說,中大為共創明「Teen」學員安排的探訪活動非常有意義,讓他們早一步知道將來升學的選擇,相信中大老師的教育專業能令他們有效地與初中生交流。就計劃的第二期,他說會考慮加入師友小組活動元素,讓學員之間有更多互動。他期望中大繼續支持計劃,包括增加參觀的學員名額,派出更多老師擔任友師等。

By Joyce Ng and Gary Cheung
Photos by LCT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