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不適合跑步」的毅行者

中大校友胡文津首戰100公里奪冠

中學時機緣巧合下參與長跑比賽,在中大求學期間晨跑上學,踏進職場後仍堅持跑步18公里上班——胡文津的生活早已離不開跑步。全程100公里的樂施毅行者,一般人乍聼之下便知要跑畢全程絕非易事。胡文津今年2月首次出戰,便與三名隊友把冠軍收入囊中。被稱為「毅行第四人」的胡文津在隊長楊志成、全職教練黃浩聰和同為中大校友的曾福祥慫恿下參賽,純屬偶然。「三位隊友都是香港跑山界的佼佼者,自己卻寂寂無名。」他淡然道。

從未跑過100公里、路跑出身的胡文津說:「相較馬拉松,跑山可以適時調節自己的步速,對心肺負荷不算太重,反而對雙腳考驗較大。不過整體而言,心態上相對輕鬆。」

這種從容的姿態並非一日煉成。2015年,胡文津加入中大越野隊後一直受心口疼痛困擾,四出求醫、尋找原因卻依然無果。「當時,甚至有醫生説過我不適合跑步。後來得到教練鼓勵,我也積極調整自己;漸漸,我不再一味追求時間和速度,反而專注觀察身心狀態和變化,適時放鬆,忘卻痛楚。」胡文津接受訪問期間對痛楚輕描淡寫;安然自若的模樣背後,必然是經歷肉體和精神多番拉扯後磨練出的韌性。

胡文津參加中大10公里夜跑(受訪者提供)

四個人的旅行

「從小,我都是為自己而跑。」胡文津說:「除了隊制項目外,跑步是很個人的事——追趕個人最佳成績,超越自我。然而這次毅行者是歷時11個半小時的旅行,一趟專屬四個人的旅程。事前準備、當下過程和收穫成果的喜悅,都與旅行十分相似。」在這場考驗隊友默契的比賽裏,四人因各有正職而缺乏賽前一起練習的機會。「比賽當天就是首次四人同場征戰,幸好我們的默契早已在過往的經驗中悄然建立。起跑線上,我們交換眼神,彷彿即時心領神會,知道這次要怎樣跑。」

毅行者路線全場100公里,起點位於西貢北潭涌,終點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度假村。胡文津毅行路上歷盡艱辛,雙腳以至全身疼痛不斷,「隊友給予的身心支持,支撐我一步一步走畢全程。」胡文津說。其餘三人經驗豐富,狀態穩定,速度能夠跟上時間表;黃浩聰在胡文津身後觀察其能力和身體狀況,調整隊伍速度,四人最終成功衝過終點,以11小時38分的佳績贏得冠軍。

胡文津和隊友衝線一刻(來源:樂施毅行者)

跑步教練  人生導師

胡文津的長跑之旅始於中學時期,「中一的時候,老師建議我嘗試較冷門的長跑項目,以及參加學界越野賽。後來發現我有潛質,就一直持續至今。」他中三起跟隨現在的教練王春榮,他形容王教練既是跑步教練,更是人生導師。「最深刻的是她時刻提醒我『用腳之餘也要動腦』、『愈想跑得快就愈要放鬆自己』。訓練要專心,愈急就愈辛苦。」

屈指一算,胡文津已練跑13年。小時候的他學過鋼琴和小號,卻對跑步尤其熱愛。「一開始,跑步對我來説是個寄託。跑得多了,漸漸覺得跑步和學業能互補不足——練跑除了減壓,也是解開學業難題的靈感來源。」2021年物理碩士畢業、現職程式編寫員的胡文津說。大學時期,他除了擔任中大伍宜孫書院體育學會的幹事成員(「上莊」),也加入中大越野隊,延續對跑步的熱誠,揮灑青春的汗水。「大學一年級時,我入選一年一度的大專越野賽。後來除了恆常練習,上課前也會與隊友晨跑,成為大家早起練習的動力,互相推動、砥礪和進步。透過舉辦和參加不同活動如環校跑、運動員周年聚餐等,我能更多接觸跑步以外的事,結識同樣熱愛運動的朋友。」

胡文津和伍宜孫書院的隊友(受訪者提供)

秋冬時分,晨光熹微之時,或許能與胡文津跑步的身影擦肩而過。「我會跑步上班,從沙田到尖沙咀,大約18公里吧。」胡文津笑言道。「小時候期望很多,因此失望愈大。現在我會提醒自己別想太多,把跑步視為輕鬆的減壓活動,何樂而不為?」

Gillian Cheng
攝/San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