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奈爾談AI時代的圖書館

新任圖書館館長專訪

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去年底面世時,文奈爾(Benjamin Meunier)做了一個小測試,看看它能否取代他在圖書館的角色。

現為中大圖書館館長的文奈爾,當時在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擔任圖書館執行長。他請ChatGPT列出一張參考書目探討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和聖師聖亞塔拿修的關係,這是他在英國華威大學修古代史及古典考古學的課題。「列出來的二十本書和學術文章,我一本也不認得。我在想,是否我讀書時不夠用功?」他把提問範圍提前到求學年代,但新書單仍然似是而非。

「一番查核後,我發覺ChatGPT是以或然率方式,將作者、書目或文章題目和出版日期結合。這些作者可能會寫出類似的東西,但這些書目並不是真的。」

「還需要圖書館長嗎?

文奈爾4月到中大履新。他在銀行辦理開設帳戶手續時,職員獲悉他的職業,忍不住問,都有ChatGPT了,還需要圖書館長嗎?他笑言:「他們看來很詫異。我告訴了他們我的AI小測試,我的地位仍然是安全的。」

中大圖書館館長領導由220人組成的團隊,督導校內七間圖書館的運作、制定策略計劃、提升學生的體驗和加強館藏等。中大館藏逾280萬印刷書本、540萬項電子書目及逾1,000個電子資料庫。

文奈爾在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服務了16年。身為執行長,他負責該校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的運作,專注創新、行政、服務質素和改善用家體驗。他亦帶領了UCL East新校園的圖書館發展。

文奈爾熱愛經典,研讀過《孫子兵法》,最近也讀了作為孔子言論匯編的《論語》和老子的學說。他有這樣的觀察:「希臘哲學中自我約束和認識自我這些概念,與老子和孔子學說是相通的。這些思想有普世意義,到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文奈爾在巴黎出生,除了法語和英語,也精通德文、拉丁文和古希臘文。他已開始學習廣東話,打算明年挑戰普通話。香港夏天的潮濕悶熱沒有令他不習慣,卻令他想起法國里昂同是濕暖的夏天,在那裏度過的童年時光。

可靠的資訊來源

在ChatGPT面世前,圖書館的「存在危機」在英國和歐洲早已是爭論不休的話題。文奈爾說:「我在英國見到的,是大學將圖書館重新定位為資訊中介人。圖書館要做的,是選取和購入可靠資料,包括電子書和電子資料庫。」

他呼籲學生使用人工智能時,查核資料來源,就像他做的小測試一樣。「AI是很厲害的工具。人類仍然在了解AI的潛能,及如何好好運用以造福人群。我們需要訓練學生懂得在這資訊紛繁的世界裏,篩選有用的資訊。這就是圖書館營運者在這新AI生態系統裏的角色。」

雖然AI不能取代圖書館員,文奈爾的團隊正計劃明年引入聊天機械人擔當助手,分擔解答基本查詢,並在閉館期間繼續服務。聊天機械人會接受訓練,將未能解答的問題轉介給專業館員。

開放學術研究

文奈爾又指出,各地的大學圖書館近年紛紛創造不同學習空間,以配合越來越着重小組合作的大學課程,包括小組學習空間、社交空間,和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設的空間。中大的大學圖書館也設有進學園及創客空間,配備了充足科技讓學生共同創作和研習,包括擴增實境(AR)設備、創意媒體製作間、數碼化製作間等。

中大大學圖書館的進學園及創客空間

文奈爾說,英國大學的圖書館為了創造更多空間,近年積極減低紙本藏量,將不屬獨特館藏的印刷書刊與其他大學分享,共同持有。香港的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曾探討過相似做法,目前未有實際計劃。文奈爾期望稍後在聯席會中重啟討論,以滿足中大學生對學習空間的訴求。

若將眼光放遠一點,文奈爾相信,中大圖書館能為大學培育開放學術研究(open scholarship)的文化作貢獻,這也是大學圖書館其中一項策略計劃。

在歐盟國家和英國,政府要求大學將公帑支持的研究內容開放取用(open access),以促進數據共享和學術協作。在香港,開放學術研究概念仍在起步階段。目前,大學圖書館長聯席會和學術期刊出版商達成了17份開放取用協議,將會繼續與大型出版商磋商更多開放採用的安排。

「我們在大學工作,到底並不單是追求全球排名,而是追求開放學術研究和協作。如果能慷慨分享成果,我們對世界其他地方的夥伴會更具吸引力,大學的影響力和聲譽也會因而提升。」

/ 吳卓盈
/ Keith Hiro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