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懷若谷 服務社會
基層醫療健康專員談全人健康及母校教育理念
中大醫學院校友彭飛舟醫生,去年11月出任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專員一職,希望為建立「健康長壽」的社會出一分力。本身是老人科專科醫生和社會醫學院士的彭飛舟,從多年的行醫和醫療行政經驗中,充分體驗到預防為先、投資健康的人生智慧。他表示:「例如兩位同樣是七十多歲的市民看病,僅憑其外表行為就能分辨到他是享受家庭生活、注重身體,還是多年妄顧不良習慣、只顧『搵錢』而忽略健康的孤獨長者;可見着重個人預防衰老該由年輕做起。要維持全人健康,絕不只是有病才求醫。」
上任大半年的彭醫生最近接受《走進中大》訪問,詳談香港醫療發展的新思維,並回憶求學時期的點滴,以及畢生受用的母校教育。因應2022年推出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彭醫生以專員角色帶領和推動基層醫療發展,落實相關措施,包括成立基層醫療署、推動防治和醫療系統變革,提升支援市民自我管理慢性疾病的能力等。他表示:「香港醫療發展一向以高科技和專科化為主,制度上的資金大多投入治療,甚少着墨基層醫療發展。這次政府設立專員角色,務求透過資源重整而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的概念。」基層醫療在其他地區已發展多年,證實是有效促進全人健康的關鍵。彭醫生說:「基層醫療措施旨在有系統地提高市民的投資健康意識,推動家庭醫生的責任感,逐步改變港人有病才求醫的風氣。」
建立家庭醫生系統
港人該視熟悉的家庭醫生為健康守護者,卻因缺乏資助而卻步。他們一直以為有病入醫院就足夠,將治理身體變成醫院的責任,更有一種興建醫院是健康保障的錯覺。「這是個有趣但扭曲的現象。」彭醫生認為,社會着重治療疾病,卻甚少注意問題的根本——預防疾病是維持健康的第一步。
要扭轉社會風氣,家庭醫生作為病患的第一接觸點,角色尤為重要。藍圖強調建立家庭醫生系統,設立社區中介人,讓市民能選擇最合適且受監管的家庭醫生。彭醫生表示:「現時市民患病求醫,大多是偶發性,甚少與醫生建立長遠的熟悉關係。病人到診所求診,或許只求私家醫生提供病假紙,許多醫生也不會多花時間作健康推廣。然而,家庭醫生有責任把基本醫學常識和疾病預防的概念傳達給市民,避免看病變成純粹商業交易。」
回憶青葱歲月
彭醫生對醫學的興趣早於中學時期萌芽。中三那年,他參加衞生署健康領袖計劃,幫忙籌劃展覽、推廣戒煙活動等,甚至為香港電台教育電視拍攝短片。「中學畢業後,我入讀中大並加入醫學院院會,當中不少活動是推廣癌症篩查,向社會解說及早發現疾病的好處。後來畢業在即,我深感人口老化是香港社會必然面對的問題,因此決定加入老人科。我們可從人們對待老人的方式,判斷一個社會的質素。」
回憶大學生活,1994年畢業於中大醫學院的彭醫生說:「當時家境清貧,幸獲中大的旅學資助金,我才得以於大學四年級時前往英國劍橋大學進行六星期交流。我在崇基學院的何善衡夫人宿舍(何宿)度過六年大學生涯。宿舍生活很豐富,大學環境讓我結識很多知己,建立深厚的友誼。」
全人教育培育人文修養
除了吸收專業醫學知識,中大教育讓彭醫生培養良好的處世態度,引導他放眼世界,以自身力量貢獻社會。彭醫生說:「我覺得中大的教育理念和師生關係很好。課程安排方面,我特別喜歡上醫學以外的課堂;例如哲學系李天命教授的課堂總令我思潮如泉湧,我更曾經為了上李教授的課而通宵排隊登記。吸收醫學知識的同時,我也對其他學系的科目感興趣,因此曾到文學院的課堂上旁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他也認為全人教育對現今青年尤其重要,而謙虛的態度更是成功的關鍵。「校訓『博文約禮』時刻提醒我——追求知識之餘也要秉持對自我的約束。我深信兩者平衡發展是優秀學生不可缺少的能力。中大學生背景多元,樸素的人文修養使我們學會『貼地』,願意參與更多協助基層的社會工作,理解不同病患的處境。」
今年適逢中大六十周年,彭醫生對母校充滿期許。「基層醫療和社會服務是中大醫學院的優勢。只要醫學院適切平衡科技創新與投入服務,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社會性培訓,他們定能貼合將來的社會發展走勢,造福市民。」
文/Gillian Cheng
攝/D.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