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走進倫理學的殿堂探索人生

人類基因組計劃項目於1990年啟動,其中首個人類基因組圖譜於2001年面世,這項突破有助科學家解開人類遺傳學的謎團,得以研發診斷和治療方案。然而,科學家到了2022年才能夠填補圖譜的空白,公布迄今最完整的人類基因組測序。中大生命倫理學家鍾一諾教授說:「嶄新的科技和相關的政策一直在演變,生命倫理學亦然。」

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AI)方興未艾,為人類帶來福祉之餘,同時亦衍生不少涉及道德、法律、社會等問題,為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員、醫護人員、立法人員和公眾帶來挑戰。為應對種種挑戰,中大於2015年初成立全港首間由醫學院轄下的跨學科的生命倫理中心,矢志推進生命倫理的教育與研究發展。鍾一諾教授及劉善雅博士於2022年3月起擔任中心的聯席總監。

1970年以來,生物倫理學一直是英國與歐洲醫學課程的特色,這門學科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受亞太區醫學院的關注。在中大醫學院為期六年的醫學課程,學生接受的培訓涵蓋臨床知識、生物倫理學、溝通技巧和專業精神等。教師通過辯證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建立生活和道德價值觀。

人性化的醫學教育

資源不足和道德兩難困境常見於醫療情景,例子包括器官捐贈、對身患絕症的親人進行心肺復蘇,以及撤回或停止對臨終患者的生命維持和標準治療。劉博士說:「我們很難在關鍵時刻作重大的醫療決定。更重要的是通過教育和公眾參與,在社會播下生物倫理學的種子。」

年輕患者往往優先接受器官移植,但背後的醫學考量錯綜複雜。她表示:「這不僅是年齡的問題,背後牽涉多方因素,包括特定地區的社會文化、宗教和法律問題。如果年輕患者有先天缺陷,會不會仍在優先名單?如果年老病人接受器官移植後能夠貢獻社會,是否更值得接受移植?為甚麼器官捐贈的門檻定在18歲以上?其實現時的臨床方案都經過慎重的考量,凝聚了多年的智慧。」

思考和討論過程在生命倫理學教育中至關重要。鍾教授說:「通常,一般人在討論前會定一個立場,生物倫理學的討論卻是相反的。我們需要首先考慮論點。例如,年輕的器官移植病人在康復後可以重投勞動市場,提高國民生產總值。然而,年老的患者對社會貢獻良多,理應接受器官移植,享受自己的金秋歲月。顧全各方論點,是制定符合倫理的醫療政策決策的先決條件。

醫學院生命倫理課程的師生共同製作多本書刊

劉博士補充說,學生持續參與生命倫理的辯證討論後,培養了深刻的批判思維。「他們不再單刀直入找標準答案或標準的臨床方案,而是從不同的切入點考量議題。生物技術和醫療政策正在推陳出新,學生可以有份參與改進相關政策。」

裨益更多受眾

兩位聯席總監希望生命倫理的討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推動更多人認識相關議題。為幫助不同學科的本科生了解生命倫理學的跨學科性質,中心將於2024年1月開設大學通識課程「生死與健康:生命倫理綜觀」。課程將引導學生了解生命倫理學中的道德理論和原則,透過情景討論,找出箇中的道德議題,並且為生死議題中的道德困境提出解決的方案。

生物倫理中心也積極推動社區外展。今年3月,劉博士和中心同事與中學生探討生命的起源和墮胎議題。學生們從道德、個人、文化、宗教和法律角度審視生命的本質,隨後討論墮胎在不同跨司法管轄區的法規。此外,鍾教授於5月向醫院院牧講解生物倫理學和平等。

劉博士與中心同事於2023年3月到妙法寺劉金龍中學與學生對話,從生命倫理的觀點討論墮胎(受訪者提供)
2023年5月,鍾教授向院牧分享對生命倫理與平等的見解(來源︰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

死亡在香港文化上是禁忌。鍾教授熱衷推動生死教育,現正製作一齣音樂劇,講述臨終關懷和對死亡的態度,冀引起公眾正視生死。音樂劇獲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資助。

他說:「患病和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我的劇本、音樂和歌詞均取材於臨終患者及其家人的真實故事,希望藉此引發觀眾探討何謂『體面地離世』,如何應對死亡帶來的失落和悲傷等。我們還會揭示公眾對死亡常見的誤解。」

鍾教授現正製作音樂劇,冀鼓勵公眾探討臨終照顧,推動生死教育(受訪者提供)

連繫國際夥伴

生命倫理學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中大生命倫理中心銳意匯聚各方從事相關專業的學者、研究員及學生。除了推動教育和公眾參與,中心還努力與全球合作夥伴展開學術交流,推進專業領域的發展,其中一家夥伴機構是生命倫理學研究的翹楚——美國Hastings Center。

為了訓練和培育全球衞生政策人才、應對未來威脅全球的健康問題,中大與美國國家醫學院(NAM)於2017年協力成立「國際衞生政策研究員獎學金」。鍾一諾教授為首屆獎學金得主,他參與了一項國際研究,針對流行性和季節性流感疫苗提出應對和準備工作。

醫療人工智能正蓬勃發展,需要不同專業的學者攜手研究。鍾志豪教授是第二位獎學金得主,致力參與NAM領導協會的「人工智能行爲守則」項目,檢視2018至23年關於醫療人工智能的文獻及相關守則,凝聚各方智慧,為各國提供醫療人工智能的最佳實踐和政策建議。

首屆國際衞生政策研究員獎學金得主鍾一諾教授與其他NAM夥伴於華盛頓特區國家科學院大樓愛因斯坦雕像前合照(受訪者提供)
第二屆獎學金得主鍾志豪教授與其他NAM研究員一起參與計劃的迎新週(受訪者提供)

周熙文博士是第三屆獎學金得主,主力探究病理性大腦老化及相關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機制。她將展開爲其兩年的研究,當中四分之一的時間用於到美國華盛頓特區做研究,期間參與學術交流,嘗試連繫其研究重點與醫療政策。

我們正身處生物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傳染病在各地時有聽聞,開放的跨學科對話顯得愈來愈重要。鍾教授和劉博士於2022年3月擔任中大生命倫理中心的聯席主任,當時適逢香港面臨新冠肺炎最嚴峻的爆發,他們渴望營造有利學術交流的環境,通過對話激發新一代上下求索,探尋生命倫理,感悟人生。

生命倫理中心聯席總監劉善雅博士(左)與鍾一諾教授

By Jenny Lau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