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只追求成就

馬友友:尋找真理、建立信任、服務他人

蜚聲國際的音樂家和大提琴手馬友友博士於11月7日親臨中大,在「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呈獻:馬友友與港樂」音樂會前夕與二百多名大學生對話並即席演奏,鼓勵年輕人勇於發問,時刻保持好奇心。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當天晚上,馬友友跟聽眾說:「你們要用心聆聽、用心感受。」

提起馬友友,大眾腦海中浮現的大多是他閉門苦練的身影及超卓的琴藝。然而,對這位早在四歲便為人熟悉的「大提琴神童」來説,他的人生態度遠不只對音樂的執著。「我會經常問自己——我該做些甚麽?我如何能成為有用的人?」他分享道。馬友友認為一顆好學、好問的心對他自己以至所有莘莘學子來説十分關鍵,他與一眾中大生真情對話,鼓勵他們勇於發問和探索,時刻保持好奇心。

在舞台和掌聲背後尋找演奏的意義

「『神童』這稱呼會為你帶來壓力嗎?」中大音樂系學生Peggy問。

「它讓我從小活在眾人的目光下,就像在鎂光燈下長大一樣。」馬友友說。「事實上,我一直在發掘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到了49歲才肯定自己的夢想是成為音樂家。」他跟學生們分享自己年近半百才有所感悟,希望以音樂感染他人,服務社會。他解釋道:「身為音樂家,演奏的意義並非炫耀琴藝,而是用音符傳遞訊息,讓樂章在每位聽眾心裏延續下去。」

六歲那年,馬友友在巴黎大學舉行公眾首演。儘管從小就令人羨慕,他不忘時刻提醒自己演奏的意義。「作為音樂家和表演者,我一直不停嘗試,並探索如何把我的音樂傳遞給聽眾,感動他們。」

跨文化的成長背景

馬友友生於法國巴黎,父母是中國人,七歲移居美國。「法國、中國和美國人都說他們各自的文化是最好的;父母也說中國是世上最優秀的國家。既然如此,為何我們當初要離開(中國)?這些矛盾的社會訊息,在我成長期間常有發生。」

這些涉及文化衝擊的經歷令年少時期的馬友友學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看待文化。1976年,他於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取得人類學學士學位。「我對人類學特別着迷,因為它探討的價值體系正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馬友友憑藉精湛的琴藝、超卓的音樂感及對人類學的熱忱,成為蜚聲國際的大提琴大師之一。或許會有人對他的文化取態感到好奇,但他卻表明自己不想做選擇。「我喜歡現在的狀態,喜歡以多元文化的方式生活——因為我看到並樂於接納不同文化的優點和獨特之處。」

成就定義一切?

如今已過耳順之年的馬友友,在學生面前自嘲是「多次疏忽犯錯的老人」。對於成就,他並不趨之若鶩。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成就嗎?」他問道,換來的卻是學生們支吾以對。見狀,他打趣地站起來,指着身後的佈景板笑説:「今天的活動難道不是我與學生『對話』嗎?」馬友友的提問對入世未深的學生來説或許有點艱深,因此他接着說:「我深信人生由不同章節拼凑而成。對於有夢想和抱負的人,我希望以自身力量提供幫助,一起令社會變得更好。」

生活中存在各種對稱與不對稱,而令生命更有意義的,往往是後者。「那些讓你困惑的時刻,正是讓你深入認識世界的契機。」

未完待續

對話完結前,馬友友即席演奏一段巴哈的《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樂章》。他邀請聽眾和學生站起來跟着音樂哼唱,並用心感受樂句之間的起伏和休止。他的左手在弦上敏捷跳躍,右手拉弓悠然優雅,用琴音傳達豐富的情感。

中大音樂系學生Tina出席對話後,與《走進中大》分享體會時說:「馬友友說,在一場表演中,最重要的是觀眾,而非表演者。他啓發了我思考自己學習和演奏音樂的目的,以及如何以大提琴家的身分服務和影響更多人。」同樣有幸與馬友友對話的中大生Kenneth也分享得着:「我本身也會表演和作曲。馬友友對待音樂和社會的態度,讓我思考自己身而為人、音樂家,甚至學者在社會上的角色。」

這趟馬友友與中大學生的旅程並非只與音樂有關。完場前,他提醒年輕人:「音樂由人類創造,幫助我們確立自我和前進的方向。人生路上,你們要時刻保持好奇心,為問題尋找答案;擔任重要職位時,要懷着一顆無私奉獻的心,並僅記尋找真理、建立信任。」

Gillian Cheng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