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燃眉之急
中大教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躬逢其盛
去年11月,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又稱COP28)在阿聯酋開幕,全球各地代表雲集杜拜世博城,展開為期兩周的談判,希望建立框架以解決氣候變化產生的問題。中大理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以及可持續發展總監楊詩詩女士亦有參與會議。
作為香港地球之友董事會成員,戴教授獲邀以觀察員身份跟隨國家代表團出席COP28。他接受《走進中大》訪問時表示,自己除了在談判會場觀察各國代表商討氣候變化對策,也參加了眾多周邊活動,尤其是有關農業、林業和糧食系統的會議和論壇。教授說,自己素來熱衷於這些議題,「那裏的氣氛比一般學術會議更熾熱,政府部門、工商界、非牟利團體、學界雲集,討論了不同方法,去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
科學家的得着
戴教授在COP28東奔西走,在杜拜的一星期過得既忙碌又充實。他說自己在大會「戴上了不同帽子」,不僅身為科學家出席會議,也不忘自己倡議者和教育家的身份。教授專門研究農業、林業與糧食系統和氣候變化與環境污染之間的密切關係,他因此參加許多周邊會議,以了解這些領域的最新發展。這位學者說:「會議裏面,大家一方面談論如何改良農業生產模式與膳食習慣,以及修復生態系統,來尋找本於自然,並且顧及社會各界的緩減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探討了如何建立具韌性的糧食系統,幫助發展中地區適應愈發頻繁的極端天氣。」
COP28大會上,接近160個國家簽署了《關於可持續農業、韌性糧食系統及氣候行動的阿聯酋宣言》,簽署國同意將農業和糧食系統置於氣候行動核心,戴教授為此感到鼓舞。但他強調:「在這份《阿聯酋共識》協議文件,『糧食』一詞僅僅出現六次,也沒有定下糧食系統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可見各國針對農業的氣候行動仍然舉步維艱。糧食系統的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三成以上;我們若不積極緩減,就不可能達成《巴黎協定》所訂立的目標。」他認為,農業和糧食系統首次成為大會其中一個核心議題,值得高興,但他期望各國能在未來峰會,就農業減排建立更積極和具體的目標。
倡議者的鼓舞
戴教授也受邀以講者身分出席中國角的邊會論壇,討論香港在推動綠色未來及可持續發展所擔任的角色,並就中國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發表獨到見解。2015年,各國簽訂《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戴教授的匯報重點提及國家如何履行這個目標,並致力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教授亦強調,香港是「氣候融資」的重要樞紐,能協助世界各地發展不同項目,應對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問題,並幫助各國過渡至碳中和。「香港的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非常迅速,單是綠色債券已經籌集到超過200億美元,具優勢成為亞太區綠色企業和項目首選的融資平台。不同渠道匯聚的資金,可以用於能源及糧食系統轉型的工程,以及幫助發展中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
聯合國每次舉辦氣候變化大會,都會受到冷嘲熱諷,緣因外界媒體經常大肆報導各國發表的宏大宣言,最終卻只換來微不足道的進展,外間不免認為COP這類會議只是空談,無法帶來真正改變。對此,戴教授不敢苟同:「這個大會,基本上就是為整個世界的氣候行動定調,這非常重要。」說到這一點,他眉飛色舞:「如果只作出負面批評,人們自然會氣餒;但是如果你定調是正面的,既積極檢討有待改進的地方,也強調各界努力的成果,那麼大家會更受鼓舞,更願意合力找出解決辦法。」
戴教授又認為,杜拜這次峰會,讓世界向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邁進一大步。經過多番熱烈討論,參與COP28的國家代表最終同意「實現能源系統轉型,逐步遠離化石燃料」,並希望「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教授說,官方協議文件首次將矛頭直指化石燃料,意味重大:「我們作為科學家,都知道要逐步從化石燃料轉型至可再生能源,才會有機會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今年終於寫明這一點,意味全球各界都知道,我們要朝着一個沒有化石燃料的未來進發。」
教育家的憧憬
中大的研究一直著重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校園亦致力於2038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大可持續發展總監楊詩詩女士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對中大等國際級大學意義重大。她表示:「大學在氣候變化工作上很有號召力,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讓各學府帶頭推動政策優化,擔任領導角色,促進知識交流和連結,秉持氣候中和的全球目標。」戴教授的最大得着,則是要徹底改變現時教授氣候變化的方式。不少教師將現時情況描繪成生死關頭,提醒年輕一代問題不容忽視,但教授說:「這有機會適得其反,你這樣描述,現今的學生可能會想:『這問題又不是我造成的,情況也沒救了,我不理啦』。我們反而需要更多正面例子,世界各地有很多在地的組織、農民和政府,他們正不斷努力,為氣候變化出謀獻策。」
戴教授的一席話,跟他對氣候變化大會等會議的信念息息相關。「這些正面例子是要用來定調,讓大家都知道,我們不是死路一條,可以協助扭轉局面。」他說:「我覺得,教育最重要的事,就是給予學生及公眾希望。」
文/Chamois Chui
圖片由戴沛權教授及楊詩詩女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