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盛宴

寬運法師與生物醫學家段崇智教授的禪意對話

3月27日,中大利希慎音樂廳座無虛席。校長段崇智教授與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各自從科學與佛教角度探討生死觀,以及動物實驗、安樂死、試管嬰兒等倫理議題,內容趣味盎然。

「與寬運法師對談——佛教與生物醫學」講座,吸引約200名中大師生、職員及公眾人士出席,另有160人觀看網上直播。約一小時的對談充滿睿智及幽默,期間寬運法師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寬運法師認為,佛教是覺悟的教育,是智慧,希望佛教的智慧可以啟迪科學發展。

本身為生物醫學家的段教授回應說:「就算我們對人類的福祉有很大的貢獻,不代表我們做的完全都是對的,我們的出發點、原則要向宗教學習。」

科學與宗教倫理的矛盾與融和

現今社會,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AI)方興未艾,改善人類生活、推進醫藥研發,同時也衍生不少道德、法律、社會等問題。寬運法師認為科學與宗教相輔相成的,佛教是回應時代的信仰,佛法智慧有望啟發科學進程。

對談會主持人慈山寺秘書長倪偲瀚(左)與寬運法師(中)及段崇智教授(右)席間暢談科學與宗教的議題。兩位講者就現時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議題各抒己見,並探討佛教的觀點與應用

寬運法師認為科學與佛教雖然看似互不相關,但對宇宙、人生的關注是一致的。他說︰「佛教如何回應時代?其實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做了很好的詮釋;用的就是『因緣法』,『因緣』即是條件,有因有緣,有緣有因,所謂『果從因生』,不同的因,造就不同的果報。」

研製嶄新療法需要臨床試驗,科學家大多利用白老鼠等動物做實驗,衍生動物生存權益的倫理問題。寬運法師認為所有實驗是為了讓人類避免受痛苦,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須平衡自然界的發展。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都是「相依以存,相擁而暖」的;不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依相擁,乃至人和動物世界,以及和大自然之間都必須和平共處。

段教授指出,現時科學家着手研究模擬人體器官功能的「類器官」,冀終有一天取代動物實驗,「我們從不覺得動物較低等,只是不願意用活人來做實驗對象。既然我們不想殺生,又不想做活人試驗,就研究如何從人體抽取幹細胞,把它們匯聚成『類器官』,例如心和肺,用作試驗藥物、疫苗的安全性,最後才做活人試驗,這些幹細胞沒有生命,不存在殺生問題。」

生死兩相安

科學與宗教對生老病死有不同的取態。談及安樂死,寬運法師認為安樂和痛苦是相對的。法師認為,我們現在很多人說「安樂」,其實都只是相對的安樂;苦與樂是相對的,高與低也相對的。就像佛教所說的「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緣和合而成,緣生緣滅,沒有一定的自性。而我們人類的認知是很有限的,「人不見風,魚不見水」,人看不到風,魚看不到水;即使同樣是水,也有很多種看法,所謂「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又謂「一水四見」:「天見寶莊嚴,人見為清水,魚見為窟宅,鬼見為膿血」,說明了外境無實,只是我們心識的分別。由此可見,任何一種安樂都是不究竟,不徹底的。

段教授透過細胞的生命週期闡述對安樂死的體會。「三四十年前,有科學家發現細胞有自衞機制,隨着環境、年齡等因素,有自己一套死亡再生的做法,細胞去到某個時候就自行了結;而安樂死情況亦相同,當人體每個細胞都要說再見時,醫生在處理上會有兩大做法:一是阻止這情況出現,讓病人不要死,拖延病人的生存時間,抑或順應病人意願,讓他安然離去,不苟延殘喘。」就這兩個做法,段教授認為難以評論到底干預治療,讓病人硬撐下去繼續痛苦,還是讓他解脫更符合道德。

寬運法師談到因緣是生命的本質,生物醫學的研發工作以濟世救助作為善因,必會種出善果

對孕育生命的反思

1978年,世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這項技術問世以來,幫助無數不孕夫婦孕育子女,但不少人質疑這是否違反自然。段教授表示,很多違反自然的事情有其用處,例如在河上建橋可以讓人自如橫越兩岸,即使試管嬰兒違反自然,但可協助不孕夫婦生育。然而,他提及人類的表觀遺傳效應在子宮內發生,如果輔助生育技術人員精選最佳胚胎植入子宮培育,而非卵子精子在子宮自然結合,試管嬰兒或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健康問題等,而且嬰兒沒有經產道誕生的話會缺乏益菌,影響免疫力。

寬運法師也認為試管孕胎違反自然,因着佛教中的因果輪迴問題,奉勸人們不要嘗試。「我們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佛教指出中間有一個『十二因緣』的流轉過程,十二因緣是構成有情生命生死流轉的十二種因素。」佛陀藉著這十二因緣,來解說生死流轉的成因和解脫生死束縛的依據。

擦出生命的火花

段教授總結發言時,再次感謝寬運法師與師生分享灼見,並希望這場對話能啟發大眾對宗教與科學的探索及思考。他說:「兩千多年來,佛教先賢智者對生命的體會與感悟,除了撫慰人類心靈,也可為生物醫學界帶來啟發。尤其對於醫學研究過程、醫療技術應用、臨終病者照顧等領域的倫理及道德考量上,佛教與生物醫學界可以從彼此的觀點中學習。像今天這樣探索精神世界與科學世界交集的跨學科對話,恰好體現了中大對追求知識與弘揚文化的堅守。」

文:Jenny Lau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