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醫學院學者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醫學院兩位學者陳家亮教授和黃秀娟教授,於今年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嘉許其醫學學術領域的傑出成就,以及推動醫療及公共衞生的非凡貢獻。在2024年「醫學及獸醫科學」領域中,僅有這兩位腸胃科教授來自香港。

國際知名的腸胃病學權威

陳家亮教授為國際知名的腸胃病學醫生科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腸胃道出血、幽門螺旋菌、大腸癌預防,及腸道微生物菌群應用等。陳教授同時擔任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聯合總監,該中心乃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專注腸道微生物菌群創新研究的基地。他醉心醫學研究超過二十載,是學術史上首批以「第一作者」身份,於《新英倫醫學雜誌》及《刺針》兩大頂尖醫學期刊發表共8篇文章的研究學者。他亦於2007年5月成為首位獲《刺針》刊登其學術簡介的亞洲學者,以表揚其在臨床研究的卓越表現。

陳教授共發表超過860份極具影響力的醫學研究文獻,論文被引用的次數(H指數)達100以上。他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及亞士匹靈與消化道出血關聯的研究結果,被美國、歐洲及亞太區的醫學團體納為臨床指引,提供具方向性的指導,幫助醫護人員為病人制訂治療方案。近年,陳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以糞便細菌基因偵測瘜肉及早期大腸癌的嶄新技術(名為M3CRC),並於2023年率領全球多國專家制定臨床指引,以「非入侵性生物標誌物」篩查大腸癌。

他表示:「我非常榮幸能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希望將此榮譽獻給多年來與我並肩作戰的團隊及合作夥伴。這是對我們在推進腸胃病學研究、知識及創新的一大肯定。」

炎症性腸病和微生物醫學先驅

黃秀娟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炎症性腸病及腸道微生態專家。她現時為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及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她於2010年加入中大醫學院,與她的研究團隊致力研究炎症性腸病,帶領來自逾30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分析亞洲的發病率和流行情況,促進跨地域的公共衞生健康。黃教授是全球首位為新興工業國家的炎症性腸病遺傳學、流行病學和潛在環境因素進行定義的學者。

黃教授在2013年將腸道微生物移植技術引入香港,治療可致命的腸道感染疾病,其後更成立亞洲首間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她成功研發專利技術MOZAICTM,協助提升腸道微生物移植成效,並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於全港公立醫院提供微生物移植服務。黃教授於2019年在香港特區政府InnoHK平台的支持下成立了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並在同年成立一所生物科技初創公司,專注將嶄新的微生態科研成果轉化成有效的診斷及治療技術。

她表示:「我十分感激歐洲科學院授予此榮譽。多年來,我們致力研究將腸道微生物菌群轉化為早期疾病檢測和治療的創新方案,目標為大眾重塑健康。」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