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香港航天科技新篇章
中大衞星成功發射 獻禮國慶75周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參與研發的「香港青年科創號」衞星最近成功發射進入太空軌道,將聚焦探測包括香港及大灣區附近一帶的環境及地理資訊,應用於全球災害回應、智慧城市等範疇。這標誌着首個由香港院校參與研發的衞星誕生,並為中大航天研究奠下重要里程碑。
該衞星獲國家航天局、國家科技部相關部門指導,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支持,由中大聯同國星宇航共同研發,9月24日由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搭載,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發射進入太空軌道。
「香港青年科創號」衞星是香港首個獲香港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的衞星項目。中大直接參與設計、研發及數據接收的對地監測衞星,將用作探測包括香港及附近區域的環境及地理資訊,應用於全球災害回應、智慧城市、碳中和、低空經濟等領域。
中大研究突破 助全球防災
在運用衞星科技應對天災方面,中大經驗甚豐。例如於2023年9月7日,香港出現暴雨極端天氣,一小時雨量打破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太空所)團隊,向國家航天局取得高分辨率數據,採用衞星技術協助政府分析暴雨水浸災害,並向相關政府部門如天文台、渠務署通報資訊。
在9月30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太空所所長兼卓敏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教授所長關美寶教授表示,是次衞星成功發射將有助更直接、有系統地收集數據,以預測及應對天災,應用於智慧城市的設計及開發。身兼中大衞星星座首席科學家的關教授說:「中大有多年衞星研發及數據分析經驗,除了背靠國家,更面向世界,將能協助廣泛亞太區國家防災。」
中大衞星星座總設計師、地理與資源管理系校長特聘助理教授馬培峰教授指出,「香港青年科創號」是國際首顆AI大模型科學衞星,項目主要針對山泥傾瀉和水災。他說:「中大衞星將有助團隊研發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法,增加預測準確度至百分之八十五。」
校長段崇智教授指中大全力支持航天技術的教學和研究,矢志把兩者緊密結合,如中大聯同中大(深圳)於2024年首次推出航天科學與地球資訊學及X雙主修課程。他又指中大衞星成功發射,將吸引更多年輕研究員和學生投身相關領域,有利研究發展。
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生莫可怡參與此次衞星研發,對此深感振奮。她說:「非常有幸參與到中大衞星的設計和研發並見證它的發射,我的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非常期待將我們自己衞星數據應用到我的研究中。」
國慶賀禮 展現中大研究領先地位
中大在航天科技作重大突破之際,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大衞星作為向國慶獻禮之作,意義重大而深遠。
衞星發射當日,中大校董會副主席陳德霖博士、校董陳早標先生、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副校長潘偉賢教授、岑美霞副校長等蒞臨發射現場觀禮。
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表示︰「『香港青年科創號』衞星的成功發射,不僅展示了中大的科研實力,更象徵着香港在國家航天發展的征途奮勇向前。這是一項革命性的成就,我們將不遺餘力地支持更多創新計劃,為香港及國家的進步注入新的動力。」
校長段教授表示:「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與光榮,能獲得國家航天局、科技部和香港政府的支持,成功研發並發射了首顆中大衞星,標誌着中大在航天及AI大模型技術上開創了新的篇章,同時體現了香港科技界貢獻國家的堅定承諾。」
首個衞星項目獲香港政府資助
「香港青年科創號」衞星源自中大太空所於2023年3月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名為「面向滑坡準即時監測的CUHK衞星建設及集成遙感技術研發」,為首個獲香港政府資助的對地觀測衞星建設項目。
該項目旨在研製並發射首顆中大衞星,以在未來服務於自然災害監測、碳中和、可持續發展等研究領域;也將教學與研究相結合,讓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與衞星技術的設計、開發和應用,採用實踐導向的方式培養航空航太科學和技術領域的跨學科人才。
「香港青年科創號」衞星成功發射,將促進航天遙感知識科普教育,加深青年學者及大眾對國家航天科技發展的認識。
文:蔡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