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國經濟之謎
經濟學家及中大前校長劉遵義解讀國家發展奇蹟
中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以驚人速度發展,到今天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使近年中國經濟放緩,在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教授看來,中國也不會走上與日本相同的命運,經濟泡沫爆破,陷入超過三十年的「失落時期」。他在新書《Is the Chinese Economy a Miracle or a Bubble?》(譯:中國經濟發展是奇蹟還是泡沫?)中,與讀者拆解中國經濟堅實的基礎和其可持續性。
過去45年間,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平均達到接近9%,增長幅度和規模在經濟史上前所未有。上月,劉教授在中大舉辦新書發布會,發表了這樣的見解:「或許很多人會對國家史無前例的經濟發展感到驚訝,但我想告訴讀者,這些增長皆有迹可循,且會持續穩步上升。因此,它既不是奇蹟,也不是泡沫。」
作為中大第六任校長的劉教授是著名經濟學家,他是其中一個最早建立計量經濟模型以分析中國經濟的學者。他預計,中國經濟將迎來平均每年5%至6%的增幅,因此不會是泡沫。
劉教授在他500頁的著作中,就中國自1978年以來飛躍的經濟增長發表獨到見解,並探討國家實行獨特的雙軌制度。11月21日的新書發布會出席嘉賓包括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副校長岑美霞教授和陳德章教授、前校董會主席鄭維健博士,以及工商管理學院榮譽教授、首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
劉教授表示:「中國擁有獨特優勢,使其經濟改革得以成功。」從中央計劃經濟轉型至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國家採取雙軌制,確保在中央計劃和自由市場雙軌並行下,個人利益和權利得到保障。
他解釋說:「中國經濟改革的一大特色,是強調改革下沒有輸家,所有人都變得比以前好,因此更易獲得公眾支持,減少反對聲音。」
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及國内市場也有助政府在地區進行制度實驗,從而選出最適合在全國推行的方法。劉教授在書中舉例:「全國各處都有不同的試驗進行。如果地方實驗結果欠佳,計劃會被擱置;如果成功,計劃就有機會全國推行。例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起初就是在安徽省一條得18戶的鄉村中先行。」這項政策賦予農民使用土地及自由決策的權利,鼓勵生產;在全國推行後,它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並紓緩農村貧困問題。
發布會上,劉教授也分析中國經濟的獨特優勢。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強大内部需求能減輕對國際貿易的依賴,減少受到外在因素影響。他又指,國家有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的優勢和在實踐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的精神,重複生產同樣的產品如電動車和高速鐵路等,過程中熟能生巧,效率提高。他説:「這意味着中國可以更依賴國内市場來發展經濟。迄今,中國是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國。」
展望前景
劉教授也與讀者分析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後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年增長數據。1978年以前,這些數據連年波動,改革開放後才穩步上升。他說:「這些數據證明了改革開放政策是多麼成功。其中2001年對國家經濟發展尤為關鍵。那一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其國內生產總值開始加速增長。」劉教授在書中解釋,中國「入世」後,迎來淨出口的增長同時,大量勞工由農村湧入城市,中國經濟經歷重大轉型。
談到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劉教授保持樂觀態度。他説:「國家把經濟增長的重點從量轉為質,使人力資本、環境、公共衞生和扶貧等多方面有持續改善。」他又認為,國家經濟要實現持續繁榮,維持社會總需求必不可少。
在討論環節中,劉教授探討中國經濟的可複製性,他認為其他中央計畫型經濟體能透過過渡至市場經濟,以複製中國的成功。他解釋説:「一些以前奉行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比如越南和柬埔寨,已採用了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此模式或許對古巴和北韓來説也是適合的。」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表示,出版社在2018年以雙語出版了劉教授的另一著作《天塌不下來—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她說:「談及中國經濟,劉教授的著作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讓讀者深入理解中國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的下一部作品將於明年面世。」
文:鄭可祺
圖:中大出版社